总是有人说,华夏的士大夫愚昧,闭着眼睛不想去看世界。
其实这个说法,是相当有问题的。
就拿眼下这件事情来说,大乾这边儿一有风吹草动,朝廷尚未有反应,士大夫便已经寻上门来,寻找合作了。
而且还能直接找到楚行门上来,这种速度,这种能力,你能说他愚昧?
可见他们是否有所动作,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屁股。
当然,楚行这边儿注定不会让他们得逞。
楚行可以适当的宽松的去对待他们,但是绝对不会跟朱元璋一般,跟他们一股脑的勾结在一起。
他宁可自己的步子走得慢一些,也不希望等有朝一日,大乾做大做强之后,却要花费数不尽的时间去处理内部事务,最终最终落下一个残暴不仁的名声。
当然,是否残暴不仁楚行其实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种无边无际的内部事务的处理,是会阻碍他征战远方的。
今日的闲情雅致势必是寻不回来了,楚行只能白龙鱼服,在一群虎贲亲卫的保护下,巡视地方。
楚行对于基层,一向是非常关心的。
既然不能放松自己,便多看看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
大乾广设巡捕衙门,如今街头之上,几乎到处都是巡捕在巡逻。
巡捕制度,脱胎于大明的巡检司制度,其中后世比较出名的巡检司,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澎湖巡检司。
所谓的巡检司就是朝廷派驻在地方基层的准军事组织,类似于公安机构,主要功能就是维护当地治安,抓捕盗贼。
如今改革后的大乾,巡捕制度贯彻的非常好,他们以退伍军人,伤残军士为主,又招募良家子等,以期改变身卑权重、心态扭曲的贱民世袭衙役制度。
此外,巡捕房下面还设置了劳改营。
在新政之中,抓捕到了小偷小摸,青皮恶霸,全都要扔到劳改营去干活,此外还有些经过审判的俘虏。
他们的日常就是修桥铺路,矿山石场,疏通河流。
只是在扬州府逛了半圈,楚行就发觉巡捕房制度,却是对于改变当地的治安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
此外,虽然大乾的军事制度在一直变革,但是准军事组织却并没有完全取缔,民兵制度还是存在的。
民兵制度的延续,一般需要当地人,身家清白,对治安有一定热情,对匪患青皮深恶痛绝。
各个人选,情报部门和当地行政机构都必须核查过。
他们除了号衣武器,也没什么粮饷之说,有些补贴,但是却不多,大多数时候是要靠热情的,跟之前的民兵待遇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当然,不给钱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大乾很穷,勉强维系正规军的花销,就已经让楚行捉襟见肘了。
二是,民兵的作用大大降低,没有必要维持巨大的花销。
第三,则是给了太多的钱,就会产生类似于当兵吃凉的情绪,什么人都会挤着来,良莠不齐。拿不到又愿意出来,才是真正为了地方,为了乡梓父老着想。
此外,他们训练会有聚餐,有时会有一些肉米之类的福利。
民兵协同巡捕房做事,言说地方情报,勘查扭送不法之徒,他们的装备也不错,军装,盾牌,大刀,长矛,短棍,长棒,弓箭,绳索等等,一定程度下,可以对地方匪盗进行抓捕击杀。
楚行问询了很多百姓,从底层混迹到今天的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百姓有没有说谎,是不是发自内心的。
楚行能够从交谈中得知,自从改革不断延续,他们确实得到了实惠,最为明显的便是治安的好转。
百姓可以用欢喜鼓舞来形容,这不单单是楚行不断打败朝廷,颁布新政传下来的威名。
关键是,大乾正在一步步践行着当初的诺言,在实打实的为老百姓做好事。
此外,便是商业改革,大量的大乾官营作坊、混合经营作坊、民营作坊的出现,城市人口,以及农村人口,都能跑到城市里,来出卖劳动力,获取报酬。
不出来逛逛,很难知道。
很多基层百姓,已经在大乾的新制下,获取了不错的生活。
就拿服装行业来说,因为大乾不断扩军,需要大量的军装,导致扬州当地的服装行业非常发达,无数的百姓都靠此为生。
再比如草帽,这本来是个很不起眼的行业,但是不知道哪个商人开始,将草帽这种商品贩卖到了南洋,南洋的土著特别喜欢,换回了天价的金银,导致扬州府无数的百姓开始收集麦秆和稻秆,导致莫名其妙的就开启了农产品加工的道路。
并且不少百姓因此赚得盆满不满,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改善。
不过楚行坚持的新政,对待阮大铖等人的态度,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无法在大乾这个新生的政权里获取利益,便开始酝酿暗流……
也就是楚行暗访民间的时候,一支船队浩浩荡荡经过如今已经是大乾的崇明岛,停靠在扬州府港口。
他们顶着细雨,在码头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