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也好奇地问,“春生找他干啥呢?这小子除了赶车,啥也不会。”
“二爷爷您咋小瞧人呢?”
宋锦绣不满地抗议道:“您可别小瞧福全哥他们,这次他们真是干正事呢。”
里正媳妇听这爷俩说话,听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也问道:“绣啊,你福全哥能干啥正事呢?”
宋锦绣俏皮一笑,这才道:“本来我哥要我保密,说等办好了再给你们说的,不过二奶奶问的,那我就先悄悄透个底。”
说着她凑到二奶奶身边,小声道:“我哥准备办个酿酒作坊,福全哥,铁头哥他们合伙干的。”
里正顿时眼睛一亮。
春生拿来的酒他喝了,当真不错。
其实,说起这酿酒,他就无语得很。
自己蒸了一大锅高粱,心心念念的想酿酒,结果酒变成醋了,没想到春生这小子竟然鼓捣出来了。
哎!真是后生可畏。
不过春生这孩子不错,知道拉把兄弟一起干。如果这几个孩子真能成事,前途不可限量。
拉了半天家常,宋锦绣这才说明来意。
她道:“二爷爷,我想着这边一面建房,后面的围墙也同时拉起来。就用咱村的人吧。工钱给高些,中午管顿饭。你看给多少合适?”
里正问道:“打丕还是夯土?”
宋锦绣道:“石头打地基,上面垒青砖,不要高,三米足矣。”
里正差点跳起来,他眼睛一瞪,虎着脸道:“啥?三米青砖墙?你真当你是大地主呢?”
宋锦绣点头:“昂,还得麻烦二爷爷帮着看看,谁家有田地卖的,这回就多买些。”
说着,就把刚揣进怀里还没揣热乎的九百两拿了出来,想了想又添了一百两,凑了个整数。
里正彻底无语了。
看了看手中的银票,不确定地问:“这钱都买成田地?”
宋锦绣点头:“都买了吧,我家现在人多,地少了不够吃。”
里正二话不说,连忙把银票揣进怀里。生怕她反悔似的。
然后拍了拍胸脯,这才瞪她一眼道:“你也知道家里人多了?咱家祖祖辈辈种地出身,就你金贵?一下子买了那么多下人,咋滴?吃饭等人喂呀?”
宋锦绣笑道:“二爷爷,你眼红了?”
“我眼红你个鬼,你个败家丫头,知道临河村的大地主家是怎么起来的吗?”
宋锦绣很给面子地摇头,“不知道,他家咋起来的?”
里正瞪着眼,夸张地比划着。
“那都是一粒米一颗粮食积攒起来的。就是现在,他们家都是一千多亩的大地主了,他们还每年下地里拾庄稼呢?”
“哦,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我懂。”
里正看她一眼:“嘴巴挺能白活,要知道过日子不能只图痛快,得精打细算……”
里正一边絮絮叨叨,一边心里叹息。
哎,女孩子当家真不好管教,要是春生不听话,他都能抬手打抬脚踹。
可这是个丫头,还古灵精怪,嘴巴不让人,特别是她还喜欢用钱砸人。
更气人的是他特喜欢她拿钱砸人那股子劲。
而他要想说教这丫头,还得挖空心思举例子,据理据争讲道理。实在是太难了。
从里正家出来,刚进家门,就听张母和母亲商量,说想回蛤蟆村看看。
宋锦绣于是道:“张奶奶,你想回家一趟啊?那让福全哥赶车送你吧。”
张母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自己这是遭人嫌弃了,看看绣丫头连句挽留的话都没有。”
她连忙道:“哎,不用,没几步路,我和你叔做伴,半晌就到家了。你娘就,就住这吧。”
让儿媳妇跟着一起走,她实在张不开嘴。
自己家啥日子?这里啥日子?
要是让儿媳妇跟着走……
哎!
宋锦绣终于觉得不对劲了,这才走过来问道:“怎么?叔也要回去?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张母连忙笑道:“没啥事,这不,这家里人多,也住不下了。再说了,我们打扰你们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回去了。”
“哦,你们这是打算回蛤蟆村常住呢?”
张母点头。“哎,那是我们家呀。”
“先等我一会。”
宋锦绣说着,拉母亲进屋,问道:“怎么回事?她们怎么突然要走了?是因为我买人的缘故?”
田杏花摇头:“不是,跟你没关系。”
宋锦绣不解,“那跟谁有关系?”
田杏花看了她一眼,这才说了乡亲们上门的事。
宋锦绣:……
这真是……
宋锦绣怀疑,村里的婶子大娘们都是被里正爷爷给带坏的。
护短,小心眼,自以为是还爱管闲事。
虽然吧,他们有干涉人家家务事的嫌疑,不是嫌疑,是事实好不?
但是并不让人讨厌。你说这事弄的。
宋锦绣问:“那娘打算怎么办?你要和他们一起走还是?”
田杏花很为难,走吧,春生还没找媳妇。小秋生才这么点大。两个女儿也不能没人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