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早出晚归,周慕言和周老大周老二一起把过冬需要的柴火都备齐了。
昨天下午大队长周有林出了通知,明天一早所有的社员到大队仓库集合,进行分粮。
经过几天的核算,每个人的工分,该分多少粮食,总算是弄清楚了。
各家各户听说要分粮的消息,那是兴奋的啊,比过年还高兴, 他们辛苦劳作一年就指着分粮呢。
第二日天刚刚亮,周家村大队便陷入一片热闹的景象中。
大家吃了早饭,拿着家里的背篓,麻袋,盆,簸箕,能装东西的家伙式都拿上,有条件的还推着板车,成群结队地往大队仓库走去。
周有林是大队长,他要提前去主持工作,周家三兄弟也跟着一起去了。
沈静瑶慢悠悠地吃完早饭,不紧不慢地往仓库走去。
跟其他人带满了工具不同,她啥都没带,空着两只手就去了。
她到的时候看见仓库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人,知青点的知青比她早来一点,也是站在外面。
许爱丽看见她走过来跟她打招呼,“沈知青,你来啦。”
沈静瑶点头,“里面在开始分粮了吗?”
“不知道呢。”许爱丽也是第一次看见分粮的场景,她还有点激动呢。
站在一旁的林建军说道:“应该已经开始了,每年都是按照名单来分的,最后才会轮到知青。”
“那知青分的粮食最差的吗?”陈卫国在一边小声问道,这样分会不会有什么说法。
林建军笑道:“分的粮食都是一样的,只是这个名单是知青来之前就已经有的,我们知青的名字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喔。”陈卫国点头,没有差别对待就行。
林建军继续说道:“我们知青干活不行,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也不够吃的,我们有时候还会买队上的余粮。”
他看了看几个新来的知青,“你们几个才来,才挣了十几天的工分,你们肯定要买粮才行。”
“那我们之前借的粮食,要用工分还是不是?”沈静瑶问道,她记得那个老爷爷是这样说的。
林建军点头,“是的,可能你们挣的工分也就够还那点粮食的。”
听到这话,三位新来的知青脸色都不是很好,按照这个意思以后他们辛苦一年,也就只能保证饿不死。
如果家里有救济的,还可以买点余粮,要是没有,那日子也太难过了。
沈静瑶早就有准备,她肯定要拿钱买的,而且在这里买粮食不需要粮票。
旁边还有社员是讨论今年的工分,“听说了吗,今年的工分一个值一毛钱,比去年整整涨了两分。”
“是吗,那今年分完粮还能分点余钱哟。”一位大叔激动地说道,往年分完粮食,几乎都分不到什么钱了。
“是啊,也就我们大队今年粮食产量好,多养了猪羊才有这样的好事。”
沈静瑶一旁听着,默默算了一下自己的工分。
她每天五个工分,干了十三天,一共就是六十五个工分,每个工分一毛钱,那就是六块五。
之前她借了二十斤玉米面,二十斤荞麦面,十斤玉米碴子。
按照一斤玉米面九分钱,二十斤就是一块八,一斤荞麦面八分钱,二十斤就是一块六,一斤玉米碴子七分钱,十斤就是七毛。
她借粮食总共的价格是四块一,那她就还剩二块四。
这二块四能分个啥,想着想着沈静瑶都低声笑了出来。
前面已经分好粮食的社员,把粮食放在一边,继续看别人家分粮,所以每家分了多少粮食大家都清楚的很。
挡在前面的人陆陆续续地让开,沈静瑶他们终于看到了里面的场景。
大队长周有林念到一个人的名字,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拿着所有的家伙式上前去装粮食,周慕言他们几兄弟和一些青年人在帮着装袋。
大队会计在一旁立着一个桌子记账,桌子上还用本子压着钱。
看见会计数了好些票子给那一家当家的人,只见那位汉子牙花子都笑出来了,黝黑的脸上带着惊喜满足的微笑。
沈静瑶看着他们一张张高兴的脸,她也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这就是丰收的喜悦啊。
下一家轮到了周慕言家分粮,沈静瑶看见刘慧兰拿着好多大麻袋,徐秀娥还推着板车上前来。
旁边有人说道:“今年大队长家分的粮多,他家有四个壮劳力,都是满工分,而且他们家还有干部,都有工分的补贴。”
“他们家和支书家干活都厉害,分的多也正常。”
沈静瑶看着那一袋袋的粮食,相比其他家来说是不少,但是这个年代的人没有油水,每吨吃的多。
他们家每顿也就比别人家多吃上两口。
一个上午过去了,村里的社员们总算分完了,该轮到知青了。
沈静瑶站的腿都酸了,跟许爱丽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打着哈欠。
知青也是老知青先分,他们也拿着麻袋,背篓这些上去,相比社员他们分的就少的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