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材料呈到了御前。
有书信、账簿、钱庄文契、置买田地文书,还有三卷古旧的画轴。
书信不曾署名,账簿只写了进出,文契文书上落款都非朝廷官员,单凭这些,的确无法定罪。
杨真真问道:“这三卷画轴可是三个随从一人一个带回来的?”
旻公公垂手:“回大师傅,正是。老奴估计这三幅古画也是周劲虎贪腐来的。”
“是什么古画?”
“因加了封印,老奴不曾打开看过。”
“打开。”皇帝道。
旻公公和周公公拿来薄匕,轻轻启开三幅画轴的蜡印。
随着图画徐徐展开,四个人都呆住了。
竟然是一幅《江山图》,一幅《秋林图》,一幅《旭日图》,而真正的《江山图》《秋林图》《旭日图》正悬挂在御书房里间的三面墙壁上。
对照墙壁上的真迹,不得不佩服一句,这赝品太真了!
“江卿苦心啊!”皇帝眼睛红了一下:“他最爱朕的这三幅古画,这三幅画皆是前朝画圣千之和尚画的,题词是千之和尚的好友陈江月写的三首赋,江卿曾点评过好几次。他今送赝品上京,就是告诉朕他别有用心。”
杨真真点点头:“三件赝品里,应该藏着他最想送到却担心送不到的证据。为防万一,江大人把证据复制了四份,他们四个人一人一份。赝品如果落到别人手中,别人也只当是古画,只有到了陛下这里,陛下才知道其中深意。”
很快,四人的手已经把图画都细细摸了一遍,并无任何地方有隆起的感觉,两边的题词也没啥特别的。
紧接着四人又研究起两边的卷轴,横看竖看都是整木做的,无一丝别样痕迹。
杨真真仔细回忆起前世看过的反特剧和玩的剧本杀。
将柠檬汁和水的混合溶液在纸上写字,风干后放在火上烘烤即可让文字显现;或者用白醋写字,在火上烘烤也能让文字显现。
“点几支烛来。”
周公公很快端来一盘烛火。
杨真真让他和旻公公一人拿着一方卷轴,将古画绷直,她则抬着烛盘在画下慢慢过了一遍。
三幅画都试过了,并无任何文字显现。
都觉得这画有问题,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四人颓然。
皇帝皱紧眉头盯着古画。
杨真真半垂着眼陷入沉思。
周公公和旻公公垂着手,也在思考。
杨真真脑子飞速运转,已经转到了前世看过的某期鉴宝节目上,嘉宾正在讲解书画赝品怎么造假,有种赝品其实是半真品,就是将一幅画作用很薄的刀刃辅以特殊手段分成两幅,再把每一幅重新裱制,这样一幅真迹就变成了两幅真迹。嘉宾接着又讲古人怎么在书画里传递情报,也是用刀刃将表面画作剥开一部分,在颜色浓厚的地方把书信或纸条塞进去再重新裱好,外表毫无异样,除非对着强光细看。
“有了!”杨真真起立,招呼一声两位公公,拿起一幅画就跑出御书房。
皇帝也不顾体统,紧跟其后。
初秋正午的阳光强烈得让人平视都得眯着双眼。
杨真真指挥两位太监把画作对着太阳拉直,她则顶着高温抬着头眯着眼细细看过去。
“陛下,请看,下面还有字。”杨真真指着古画上题的那篇赋。
赋文下面,隐略可见字里行间藏着浅微的不同的笔画。
藏得实在太好,就在题字下面。
若非想着这画肯定有问题,正常人就算对着阳光,也不会注意到题字下面还有不同的乾坤。
皇帝也顾不得晒了,顾不得刺眼了,把头尽量贴近画面。
“江卿好算计!拿进来。”皇帝快步走进御书房。
杨真真紧随其后。
两人进了御书房眼前都是五颜六色,没法,两人的眼睛已被太阳晃出花样。
眼睛不花的旻公公和周公公一人拿着一把匕首,细细剥离画上的题字部分。
先划出竖横竖三道线口,用刃尖轻轻挑,把上下两页纸剥开,揭下一张平整的题赋大小的薄如蝉翼的纸,纸上写满了极小的小楷。
杨真真把眼睛调开,合十告辞:“陛下请容贫尼告退,今日首演,贫尼还要去盯着。”
皇帝道:“不急这一时。大师傅请稍候。”
杨真真无奈地,选了个最远的椅子坐下。
这种掉脑袋的机密,知道得越少越好。
皇帝低头看信:臣江之林叩拜陛下。陛下看到这页信纸,臣估计已遭不测……为恐证据被周劲虎截获,臣不敢飞鸽传书,只将证据分为四份,臣与随从分四路回京。臣经多方查询、求证、研判,京中以下人员涉及贪腐……
江侍郎在每个名字的旁边皆小注了其简要罪行。
“周劲虎好大的本事,除了礼部、兵部,他的爪子都伸到了。”皇帝不怒反笑,阴阳怪气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看来名单上的人至少四个,户部就是户部侍郎呗,剩下还有工部、吏部、刑部。
杨真真半眯着眼推想。
“啪!”
一声巨响让杨真真忽地双目圆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