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常长镜头或者一镜到底是为光影和意象服务的,于商业电影叙事上没有什么加成。
但《一九五一让他极为惊讶的点在于,这部电影把这种以往独属于艺术片的先锋手法与成熟的商业叙事几乎做到了完美融合。
甚至一镜到底的形式让其故事更加的惊艳。
说是大师级的水准毫不为过。
在他看来,战争片这个类型目前来看说实话是有些吃力不讨好的,更不要说还有审查和红线的限制了,而陈景行在做的简直就是翻新一辆老爷车,并想着把它开到赛道上和超跑比比速。
关键是还成功了。
伪一镜到底各个长镜头之间的衔接和场面调度的考究,让《一九五一在战争题材上,几乎达到了光影美学的极致。
说这是一部艺术片朱文久都找不到什么能反驳的借口。
而这种一镜到底的大胆形式还同时塑造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沉浸感。
这是他在国内外此前所有战争电影中都从未获得过的观影体验,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真实的和主角同呼吸共命运。
这种令人震撼的观影体验对于叙事来说加成太大了,商业性拉满。
这样的电影简直是为电影院而生的,也绝对能让普通观众喜爱甚至痴迷。
相比之下自家公司倾尽全力的投资比其多了一倍多的《金刚川相形之下就显得过于无能和平庸了。
人家只用两个主角,甚至没有多大的战争场面就做到了将战争的真实感、残酷感等他和不少人一直以来想要表达的意象近乎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他曾经引以为傲的,野心更大的《八百启示录对比之下简直笨拙到了极点。
“你这么看好《一九五一的商业前景?”
梁晶皱眉,仍旧有些不甘:“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没有……”
“没有!”
朱文久似乎知道梁晶想要说的话,没有犹豫的直接扑灭了她显得有些侥幸的念头:“这部电影太……太聪明了,几乎无懈可击,竟然同时站在了两种……两种政治正确的山峰上。”
这也是他最受震动,乃至感到有些无力的点。
一直以来,战争电影的最高成就就是反战,这是一部部西方的经典战争电影所传达并塑造的艺术丰碑,甚至于思想钢印。
尤其对于文艺界知识分子来说,反战的思想是一部战争电影的最高成就。
这也是他和很多电影人努力想冲破种种束缚,在国产战争片中达到的成就。
而《一九五一毫无疑问达到了,而且是以极高的标准抵达了这座丰碑。
但又是以完全不同的路径达到的。
甚至有些颠覆他一直以来的理念。
不是用《金陵!金陵!的表现手法,也不是用《八百启示录中努力表现残酷甚至虚构了一个被失去理智的华国民众吊死的善良的东瀛记者——尽管这段戏在漫长审核过程中的反复博弈下还是被删掉了,让身为制片人的他相当遗憾。
《一九五一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跟随感,让战争的残酷通过视听语言几乎是百分之二百的呈现了出来。
无论是在敌军废弃的营地内,老鼠误触地雷线,暗雷差点把主角埋在坑道里。
还是一不小心坠入坑底身边躺着的死尸。
是主角之一,初出茅庐经验不足,又相当善良的通信兵想救起坠机的美军飞行员,反被美军飞行员一刀捅死。
是躲入废墟一样的村落,在房子里偶遇一位怀抱着婴孩的年轻朝族少女,婴儿的父母都已被南朝军杀死,成了孤儿。
失去了战友的沉浸在悲愤中的仅存的男主,将自己仅存的干粮和搜集到的果实交给了朝族少女,然后拒绝了挽留毅然决然的踏上了继续寻找第九十一团,拯救那一千九百位同胞战士的路途。
亦或是在与南朝军士兵的搏斗追逐中坠入河中逃生后游到岸边触手可及的一具具敌军尸体。
观众时刻被“战争”这位庞然大物的恐惧情绪所包裹,一同期待又害怕着电影下一幕的发生。
下一幕也许是主角的死亡,也许是存活,像准备打开“薛定谔的猫”的那个盒子,生与死,处于一个量子态里面。
将战争的可怕和恐惧描绘的淋漓尽致。
电影并不讳言表现主角的害怕,犹豫和恐惧。
也毫不遮掩的展露着一路走来的满目苍夷,敌军与朝国民众的死尸成群,两位主角的无力与路途艰险。
反战的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
但这种反战又跟朱文久一直以来认为的反战截然不同。
因为反战主题的传达伴随着的不是悲剧的深入,不是引人发醒的反思和沉重,而是希望的来临与信念的坚定。
再加上电影的主线背景还是两名士兵寻找失联的,被敌军堵截的第九十一团一千九百名战士,传递信息和通讯设备。
本质是为了拯救那一千九百位可能会面临危险的同胞战士的生命。
整部电影就像是白羽这位侦察兵在战场前行旅程中的一次对战争惨痛的认知与对胜利信念的觉醒和重塑。
是一位普通又不普通的战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