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一出白衣渡江,在邢道荣不顾一切的努力下,终于还是阻止了蜀汉的崩盘。
大将甘宁战死在江陵城上。
都督吕蒙、斩将潘璋,引颈受戮,死在成都。
蜀汉最大危机,通过邢道荣的努力,终于解除了。
接下去的一切,却要靠邢道荣自己的判断了。
不过总归一切在向着好的方向衍变,邢道荣最近紧绷的精神,总算也得到了些许的放松。
而虽然襄樊虽然还没拿下,但刘备却准备先干一件大事。
称王!
事实上称王的事情已经被荆州世家和益州世家都说了很长的时间了,只是先前大战实在太多,刘备才暂且搁置。
如今只剩下襄樊大战,刘备便不再犹豫,准备称王。
这是必须的事情。
曹操称王之后,刘备必须反制。
不然永远低人一头,在战场上不说抬不起头来,下头奋战的将军们也可能不满了。
而正巧邢道荣在成都,刘备准备直接把此事定了。
...
建安十五年秋冬时节。
刘备挫败了东吴袭击荆州的计划之后,正式称王。
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成都城内,彩旗飘扬,鼓乐齐鸣,万民欢腾。
除了在外征战和布防的大将,群臣皆依次序排列。
高坛上,刘备身着华服,头戴王冠,面含威仪而不失温和的笑容,立于高台之上,俯瞰着这片他用心血与智慧征服的土地,以及那些忠诚追随他的将士与百姓。
崔琰、许靖、法正请玄德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
四周,群臣肃立,文武百官皆着礼服,神色庄重而激动。
邢道荣自然也在其中,而且他还站在了第一排。
看着刘备登台,他感觉自己正见证着历史。
这种感觉很奇妙。
本来嘛,刘备称王之后才是白衣渡江才是,那时候自己肯定是忧心忡忡,不知未来如何。
眼下倒是好,先斩了吕蒙,刘备再称王,那真是一片阳光照射在心里,叫人对未来满是期盼。
仪式开始,司仪高声宣读封王诏书,那声音在高坛上空回荡,传遍了整个成都城。
诏书中,刘备的功绩被一一列举:从起兵讨贼、匡扶汉室,到联合诸侯、共抗强敌;从赤壁之战的智勇双全,到荆州、益州的艰难夺取;再到如今的汉中、南平大捷,威震四方。
就说邢道荣听着,有好些感叹。
竟忍不住却叹息道:“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于时主公名微人鲜,而能龙兴凤举,伯豫君徐,假翼荆楚,翻飞荆益之地,克胤汉祚,而吴、魏与之鼎峙。非英才命世,孰克如之!”
“今日大义所在,定可扫清寰宇,中兴汉室。”
邢道荣这般感叹其实挺不合规矩的,上头这正宣读封王诏书,你下面嘀嘀咕咕的,成何体统?
不过一来邢道荣本是受宠大将,谁也不会找他麻烦。
二来此中感叹,也是言刘备之不易,自然知道这也是邢道荣纯粹的感叹罢了。
只是邢道荣却没注意到,就挨在自己身边的吴懿,听得自己的感叹露出了一个有些微妙的表情。
不过眼下正是称王大典,吴懿的神情,自然不叫其他人看见。
高坛上,随着诏书的宣读完毕,刘备缓缓上前,从司仪手中接过象征王权的宝剑与印绶。
向天呼道:“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刘备,向大汉列祖列宗起誓,定匡扶汉室,救困扶危,挽江山社稷于将倾!”
“若违此誓,无颜面对诸位列祖列宗!”
说罢,向天三拜,群臣跟着拜服。
邢道荣见之心头不由又是一阵感叹。
前世他曾见过几句话。
“秦始皇如果见了秦二世,会生气地抽出泰阿剑来砍他。”
“李世民如果见了李祝,会叹息的拍拍他的肩膀,然后举头望着天空。”
“赵匡胤见了赵昊,会一脸慈祥的看着他说:已经尽力了孩子。”
“铁木真见了元顺帝会笑着说:回草原也挺好。”
“朱元璋见了朱由检会把他一顿毒打然后再骂一顿,但是最后也会欣慰的说:还是有一些骨气的。”
“努尔哈赤见了溥仪会感叹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他所能够理解的了。”
“只有刘邦见了刘备会自豪的说:你没给祖宗我丢脸,让大汉四百年有了一个体面的退场,还有那么多让人感动的浪漫故事。”
今邢道荣不知大汉四百年还会不会退场,但他知道,这个故事依旧如此浪漫。
日后姜维若是还能归汉,那...也不会如此寂寞了。
...
玄德既为汉中王,遂修表一道,差人赍赴许都。
表曰:“备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