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培养的好大儿没有了,在好大儿病逝以前,朱标的原配妻子常氏生的大孙子朱熊英也早夭,一下子朱元璋竟然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
正统王朝的继承制度,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朱元璋并不想打破这种制度,所以立了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
【明懿文太子??朱标】:允炆?
【刚刚说了,朱雄英早夭,原配常氏死后,朱允炆生母吕氏也得以扶正,朱允炆从而成为朱元璋嫡长孙。】
【唐太宗??李世民】:没毛病啊,嫡长子继承这才是宗法制度和礼仪的体现。
【唐高祖??李渊】:你说这话脸红不。
【唐太宗??李世民】:……
【是没毛病,所以朱棣也在朱允炆登基以后乖乖去了封地就藩。
不出意外的话,建文帝的皇帝生涯就这么开始的。
但是生活嘛,不出点意外是不行的。
建文帝即位后,觉得藩王们以叔父之尊,各拥重兵,擅权跋扈,对自己形成很大威胁,
所以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夺各地藩王的权力和地位。】
【汉文帝??刘恒】:也没毛病啊,藩王做大,确实对皇权有很大影响,那八王之乱,犹在眼前。
【重点再于建文帝削藩的手段有毛病,
他觉得远在北边,又武英过人的四叔不好搞,所以决定对其他叔叔们下手,杀鸡给猴看。
洪武三十一年,削周王,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建文元年,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
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然后剑指燕王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
【明懿文太子??朱标】:……
【汉文帝??刘恒】:……一月削三王,他手里有多少军队啊。
【唐太宗??李世民】:……
【明成祖·朱棣】:父皇!大哥!现在知道我有多委屈了不,我都是被逼的啊。十二弟这般聪慧机敏的人都被逼得自焚而死,建文是真的一条活路都没给儿子们留啊!
朱元璋这下是真的有火发不出来了,这么多儿子死的死,圈禁的圈禁,他心里不可能不难过,看向燕王的眼光相当复杂,难怪顾婉宁曾说,后世没人觉得老四造反有问题。
朱标倒是没想其他的,只是拍拍弟弟的头,以示安慰。
【你说削藩就削藩吧,有几个当皇帝的心不黑,手不狠呢,可朱允炆吧,有些操作就很迷。
早些年,为了防范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将朱棣的三个儿子请来国都南京,其实就是将他们当成人质,迫使朱棣不敢轻举妄动。
朱棣这边呢,为了骗取朝廷的信任,证明自己没有谋反的野心,就开始装起病来,甚至还装疯卖傻。
朱允炆竟然真的相信了,于是就将朱棣的三个儿子送回了北平,让他们好好照顾朱棣。
直接放虎归山,让朱棣木有了后顾之忧。】
【明太祖??朱元璋】:……
【明懿文太子??朱标】:……
【明??徐达】:……
【唐太宗??李世民】:……
【汉武帝??刘彻】:……
【秦始皇??嬴政】:……
【你们这是什么反应。】
【唐太宗??李世民】:不知如何是好的反应。
【那先别着惊讶,后面还有呢。
也许是担心自己削藩太狠,怕后世人说他残暴,不顾亲情,朱允炆曾经下旨说,千万不能杀了叔叔朱棣。
有了这样一道护身符,朱允炆的大将也不敢将朱棣往死里打,同时也就给了朱棣杀出重围的机会。】
【汉文帝??刘恒】:难怪能成为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明成祖·朱棣】:不是,我也差点失败了的。
【明太祖??朱元璋】:你还有理了是吧,臭小子。
【在朱棣的三个儿子被放回北平以后,朱棣突然病就好了,朱允炆这才反应过来被骗了,开始准备对朱棣动手。
朱棣在姚广孝的劝谏下,也不再犹豫了,决定举兵造反。
至此明朝历史上的一场为争夺最高政权的内战爆发了,史称靖难之役。
顺便说一句,朱棣造反的时候只有800个勇士,却能在三年以后击溃了明朝廷军队,还毫不费力地攻入了南京城。】
【唐太宗??李世民】:佩服。
【秦??蒙恬】:佩服。
【宋太祖??赵匡胤】: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