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成功渡过大渡河后,原本计划利用大渡河的天险,据守河岸,以此阻挡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使其无法北上。
因此,红军决定改变方向,向南前往清溪、富林。
但是,当红一军团抵达化林坪时,遭遇了川军第四旅的残部,这些川军试图阻止红军的前进。
红一师在沿大渡河东岸的战斗中成功击溃了川军第四旅的两个团,另一个团也在泸定桥被击败,但敌军旅长仍然带着残部撤到了化林坪。
化林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镇子,四周有土围子作为防御。
川军在镇子里留下了一小部分警戒部队,而主力则部署在镇北的山哑口高地,意图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防守。
当晚,红一师首先对镇子里的川军发起了冲锋,川军一触即溃,镇子很快就被红军占领。
接着,红军向山哑口发起进攻,但遭遇了川军顽强的抵抗。
由于红军处于不利地势,几次攻击都未能成功,只得暂时停止进攻。
次日清晨,红二师将攻下山哑口的任务交给了红四团,漆雕六日率领的火力支援小组配合作战。
红四团团长和政委接受任务后,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地形,发现山上云雾缭绕,丛林茂密,能见度极低,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顶。
经过讨论,认为这样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兵力展开,而云雾既可以掩护他们的行动,也可以作为观察敌军的障碍。
因此,决定以小股部队进行突袭,将任务交给了六连,并为六连配备了一个机枪排。
当六连黄连长接到任务时,他稍作停顿后表示虽然任务困难重重,但他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二师政委看出黄连长有些顾虑,便鼓励他直言不讳,在师长的鼓励下,黄连长终于说出了他的困难,六连已经一天多没有吃饱饭了。
红军战士们历经长途跋涉和激战,体力消耗极大,然而,这些天来,六连却难得享受一顿饱餐。
自泸定桥奔袭开始,六连就以生米充饥,尽管泸定桥一战胜利,但缴获的粮食却寥寥无几,还需留给后续部队。
山区贫瘠,打土豪所得也极为有限,这一带人烟稀少,筹粮无望,在如此困境下,作战部队已有一两天未曾享受一顿饱餐。
红军战士们虽然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但人终究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
二师政委听闻黄连长的担忧后,立刻下令师机关和直属队将各自面袋里剩余的干粮全部拿出来。
尽管每个人的干粮都寥寥无几,但集合起来勉强足够六连享用一顿。
漆雕六日在旁边听到这种情况,也不由得一阵心酸,这是要上阵拼命的勇士啊!连吃一顿饱饭都难!于是让分身们拿出身上携带的肉干,分给即将出击的勇士食用。
六连的战士们在享用干粮和肉干后,士气高昂,立即出击。
漆雕六日留下二十名分身操纵火炮和重机枪负责火力支援,自己则带领另外十一名分身带着捷克式轻机枪跟随六连出击。
他们沿着林间小路攀登而上,自昨夜开始的细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除了雨声和鸟鸣,周围一片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沉寂,这是激战之前的片刻宁静。
随着出击队伍的远去,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中,山下的人们屏息凝望,焦急等待。
二师四团领导的望远镜始终紧盯着山上的队伍。
一阵风吹过,云雾消散,露出了山顶的一小块蓝天,此时,地形已清晰可见。
左侧的山峰,林木茂密,崖壁陡峭,攀登困难。
正因为其难以攀登,敌军才可能疏于防守。
黄连长带领队伍悄悄地向左翼山峰迂回攀登,意图给守敌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攀登的过程异常艰难,面对一面笔直的石壁,六连战士和漆雕六日他们只能搭起人梯才能攀上。
不断有人因踩在湿滑的苔藓上而摔倒,甚至滑得很远。
当他们爬到最后一段峭壁时,这里更加难以攀爬,正当大家抓耳挠腮,如何攀爬时,漆雕六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飞爪,准确地勾住了悬崖上的一棵大树。
战士们顺着绳索上了这棵大树,从树梢荡到岩壁的一个落脚点,然后再从那里利用飞爪爬上另一棵大树,就这样危险地攀爬着,漆雕六日率先爬到了这段极高而又极陡的岩壁的顶端。
从那里,漆雕六日放下长长的绳索,让100多位战士一个个地抓住绳索,攀援而上,最终,全部战士都成功登顶。
山下的人群焦急地等待着山上的战士们发起攻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10分钟过去了,山上却毫无动静,20分钟又过去了,依然是一片沉寂。
山下的红军领导们开始疑惑,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正当大家感到万分焦虑时,突然之间,枪声大作,六连的战士们向毫无准备的川军发起了猛烈而突然的攻击。
为什么之前会有那么长时间的沉寂呢?原来六连的战士们在经过1000多米的艰难攀登后,已经筋疲力尽,无法立即发起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