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荒之中,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九青在寻来的兽皮上,写下此言。
此时他身处在巴方,此地因为经历大战,此刻水流虽缓,却也显得浑黄不已,九青在巴方的一处山势上,远眺河套之地,一边将一路行来,在西土与河套之地遇到的古怪神异之处记录,一边等待帝辛凯旋。
“这是当初石夷成为大神后的权柄,居西北之天高,参与太阳与月亮的运行,以此定西北之风,为世间带来风动之力。”
九青将关于石夷之神的言语记下。
与此之外,九青还记录了关于旨方的继无之民、密须的灵山、犬戎的戎宣王尸,等等之事,标记在玉圭地图之上,与山势对应。
“吾之前在大商内室中观书,却没有见到,《山海经》,只见到零星几张古怪之图,不见批注。”
《山海经》
一本奇书,九青在后世时就多有耳闻,也曾翻阅数次,当然,其中怪诞之言太多,也并未细细研究,只是看了一个热闹。
而此时修行了《连山》,再看那记载了一座座山势的《山海经》,九青不由怀疑这是后人使用《连山》的一种记载,或者说这就是《连山》的一部分。
遂九青尝试,在大商之时,开始撰写绘录自己所遇所知的山势,以成山图。
山海……
山为地,海为天;地为大地山川,人立足成长的地方,天为岁月传承,人通晓古今的石刻。
山经、海经,构成后世的《山海经》。
山经他只需不断绘制连山地图即可,而对海经,不能凭空编造,一切都要基于他的所见所遇,所闻所寻,最终,如同记载石夷一般,记录在还处于雏形的海经之上。
以此法,或许就是修行《连山》的一种方式。
九青略有明悟,毕竟九曲十截之阵,就脱胎于山海,与《连山》有关,而且当初在密须时,他也是使用了祭山神后,相山借势,以此来绘制连山地图。
“大禹治水时,勘山测水,也是一种相山,所以大禹修行《连山》,夏也延续了这一道,这相山借势,就是《连山》的力量。”
“而大商行《归藏》,讲究气象,八气形成六十四象为一小圆满,这祭祀占卜就是《归藏》的力量。”
恍然大悟。
夏以拜山,借助山势,立足成长。
商以祭祀,占卜神明,通晓古今。
这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殊途同归,都是在易的基础上制定规矩,以规矩立国!
山·道韵+20
海·道韵+57
“豁然开朗……”
眼前的迷雾又少了些许,九青对于之后的象术,也有了些许想法。
不过这突如其来的道韵又是为何……
为何这般奇怪,因为这些道韵并不融入他的主修,归藏八气中,似乎与自己的主修隔绝开来,另成一道。
但人只能修行一道,唯有神才能修行两道。
而他发现,自己不能动用这所谓山、海。
“这道韵,有古怪,很熟悉,但是各自为营,并未融入一同。”
九青蹙眉,他暂时未看透这山、海,但明白这应当与他想在大商这个世界,著写《山海经》有关系。
只能暂时放下此事,之后再思考。
他如今还是以《归藏》为主修,而《归藏》如今只有两种象术,一为浴火重生,一为山烬归灵;距离六十四种象术的小圆满境界,还远之又远。
就是按照大能的规格来说,他至少也需要参悟出二十四种象术,以二十四种象术加上八气之一,合为大法,才能突破为大能,不然即使道韵再多,也不能以占卜之道入大能之位。
而大法之上的道,更是需要四十九种大法合一才能达到。
也就是说,他需要以六十四种象术,交错合一,形成四十九种大法,才能成为圣人。
路途遥远,他此时本命之道还只是空有道韵,象术未成。
这并不是一个单看道韵多少的修行世界,悟道并行,而悟道之后的布道,更为重要,古时一日参悟大道之人也有不少,但他们即使参悟大道,也不可能立即成为无上之人。
例如仓颉造字之前,无人知他,他造字之后,天地惊哭,雷鸣不绝,人族知晓仓颉,但他依旧是凡人。
直到仓颉布道于人族,让文字在人族传承下去,他才被尊为圣人,得圣人阶位。
不然无人会字,声势再大,对人族也无益,造字何用?
九青此时想起石夷因为一次选择就被娲皇赐予圣人位,只感无奈……天地之间,哪有这般好事,付出与收获一同,只不过他的付出在收获之后,其代价更重。
“哒哒哒!”一道匆忙赶来的脚步声向他靠近。
“小卜…王大胜归来,如今正押着抓来的奴隶,准备行祭祀,然后归大商。”
大胜之后,应行祭祀。
但此次就不能祭祀女娲了,因为帝辛已经祭过,再因为私心祭祀女娲,会遭到世人诟病,以及神灵厌弃;而此时,应当是祭祀大商先祖们,以此表明帝辛的功绩,获得商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