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恋爱是没有的,啪嗒啪嗒的眼泪是不缺的。
方白义这个导演看着像是个爱玩嘻哈的新潮青年,电影的风格却是明丽又柔腻,剧情的基调带着微微的哀伤,偏偏画面的色彩非常明亮,这个世界看起来那么美好,到处充斥着希望的光辉,将主角康明荞和程望野的悲伤和孤单衬托得分外格格不入。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里,空心的稻草人究竟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他们跌跌撞撞,他们拼命挣扎,他们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海市蜃景,冠以爱情之名,那么美丽,那么虚幻,在那亮色的背景里,一切都那么无处遁形。
纵然不能一骗到底,那是否也能选择暂时麻木自己?
镜头细致地描绘着他们的眉眼,将那笑容和眼泪温柔地装进画面里,他在山风中吻过她的眉心,她在日暮里诉说着对未来的愿景。
康明荞说,其实那不是爱。
程望野说,其实我不爱你。
电影的最后,已然分开的两个人在都市间穿梭,忙碌的间隙中,他们同时站在窗边仰望天穹。
回忆里的盛夏那么灿烂,他们骑着自行车,站在不同的道路上,认真地相约要在终点见。
无人知晓能否再相逢,只有那灼灼日光见证着他们的约定。
……
看完电影的众人:“呜呜呜。”
这叫爱情片?骗鬼的爱情啊!
面对现场观众们充满控诉的目光,在映后采访中,计绯和庞宛轩很明智地把锅甩给了导演方白义。
方白义一点儿也不怵,还嚣张地表示——看哭了?哇咔咔,这说明我们的演员演得好啊!
观众们:“……”
两个主演:“……”
打死这丫的算了。
虽然导演很气人,不过电影的质量很过硬,计绯和庞宛轩也是这一代演员里的主力军了,表演系统非常成熟,在大银幕里也挑不出太多的瑕疵,碰撞出来的张力格外感染人心,哪怕是对康明荞和程望野的孤独感无从共情,仍然会为那如实质般流淌的哀戚而红了眼眶。
——痛苦的原因之一是你无法用语言来言说自己的痛苦,旁人还在笑着说你明明过得幸福。
康明荞和程望野的人生很普通,和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可是在时代的冲击下,在人际交互的变化中,在日益紧凑的生活节奏里,心灵上的空洞越来越无法填补,间隙麻木,间歇无助,尝试倾诉,被视作心理脆弱,妄图表达,被视作无病呻吟……
——哪有什么苦不苦,大家不都一样苦?
——这算什么病,无非就是不够忙。
——世界那么精彩,怎么就你觉得空虚?
——动起来不就好了么?你就是太矫情。
——既然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
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病症,也是一个群体性的沉疴,无形无相,无法下手,甚至因为过于普遍,反而成了一种“正常”,不能过分在意,不能为此悲伤。
——是不是有了亲密关系,就能相互扶持?是不是拥有了爱,就可以摆脱这无尽孤寂?
一场海市蜃楼,两个孤独者的自救,负面的情绪形成了巨大的漩涡,他们在漩涡中挣扎着学会如何面对风暴,也学会了如何独自好好生活,这些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课程以另一种姿态进入了康明荞和程望野的生命里。
——这不是爱能拯救一切的童话世界,理解带来了情感支持,包容令人敢于迈向未知,他们开始生出勇气,有了好好生活的动力,甚至要抛下对彼此的依赖,才能期待着将来能够以更好的姿态来重逢。
稻草人长出了血肉,灵魂不再发出无人聆听的哀嚎,他们捧着跳动的心脏,踏上了下一段人生旅程。
“他们之间有爱情吗?”庞宛轩重复着观众的提问,然后就摇了头,“其实是没有的,我觉得他们之间不是爱但胜过爱,因为爱不代表理解,我们反而常常在困惑为什么爱我的人不理解我。”
好几个人都感同身受地点了头。
另一个观众满脸费解地问道:“孤独真的那么让人害怕吗?我个人很享受孤独,也觉得孤独是我们无法避免的状态,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不能理解康明荞和程望野的痛苦。”
计绯想了想,道:“因为群居性动物对孤独的恐惧是发自本能的,孤独代表着生存条件的不确定性,比如怎么解决温饱和怎么应对危机,家庭,朋友圈,稳定的社会秩序,都是为了可以更好地抱团生存。就算现代社会的发展降低了人类的生存难度,人和人的关系也不如以前紧密,我们又开始面对生存和生活如何兼容的难题,我们很难在情绪上表现得无动于衷。”
方白义接过了话题:“享受孤独需要精神上的逻辑自洽,也就是你适应独自生活,并且能够自行满足自己的内心世界,可是目前最大的社会性心理问题之一就是精神世界的空虚带来的各种矛盾,空虚意味着我们很难产生内在驱动力,都要靠外界来推着走,主流课程也很少教育我们怎么去充实自己,爱自己爱生活像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谈不上什么自娱自乐个性发展,还要面对心理和社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