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 朝廷向天下发布诏令,宣布正式解除海禁,从此对出海将不再做限制, 并且开通巴县,沽县,淮县四地的通商口岸,着重修建周渡口, 将周渡口从一个渔港扩建成大型港口。
同时朝廷的水师征兵令也施行了下去。
后一个征兵令与商人没有多少关系,但是第1个解除海禁的政策却是引起了不少商户的注意和讨论。
那些复杂多样的海税增减政策,寻常人看着会头晕眼花, 但是但凡有点眼光的商户见了都要仔细思索一番, 从中敏锐地嗅到利益的气息。
十一月底的天气已经凉了, 是出行也要披上披风大氅的时节。
一个车队在路过应州云水城时, 在云水城落脚,稍作停歇。一个女子披着石榴色毛边披风从马车上下来,拢了拢领口感叹道, “不过相差几百里,这应州就比云州府要冷上许多。”
跟随在女子身边的人说,“这时节可是北一寸,冷一分啊,当家还是快些回马车里去吧。”
女子摇摇头,“不必了, 陪我在云水城里随便走走吧。”
——这个被叫做当家的女子, 赫然便是云州城的第一大商人易银瑶。
在云州城被收复后, 她应下了皇后的提议当了皇商, 帮云州府重新开通对外的贸易, 促成别处商人来云州府做买卖——这一项倒是并不难, 云州府被朝廷收复后先是有各项免税政策,又逐渐水泥路,后来还通过满山堰与水路连同,有这么多的便利,倒是吸引来了不少商人入住。
而土地统分这个政策,在别处对商铺的影响是很大,但是云州府,还有易银瑶就完全没有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了,因为早在云州府被朝廷收复的时候,那里的田地就早就被朝廷收缴,归功分配了,易银瑶知道朝廷有心整治这一方面,自然不会想不开去碰,就安安心心地做她买进卖出的生意,现在生意规模甚至早已经超过了她那身为邑台郡首富的爹。
先前邑台郡遭遇旱灾时,易银瑶也捐了不少赈灾的物资,早早说服她爹把她爹娘从邑台郡接来了云州府。
此时的易银瑶缓步走在云水城中,想着她得到消息开始就在琢磨开放出海贸易的政策,走到云州城城中那条贯穿了整座城池的大河旁时停住了脚步,问身边的丫头,“我记得云水城原先有个淳家,没落之后分了家,他们家是不是有两个造船坊废弃已久?是分到了哪一支手里?”
“三支。”丫头想也没想立刻就答了出来,答完之后好奇地眨了眨眼睛,“当家是对那两个造船坊有兴趣吗?”
易银瑶没回答是也没回答不是,又沿着江走了一段路后,到了云水城里的街道,看到前方富丽堂皇的一个大当铺后扬眉笑了一笑,“走,当家的带你去谈个生意去。”
这大当铺上的牌匾赫然写着沈家当行,是云水城最大的一家当铺。
这边且不说易银瑶如何通过沈家当行与淳家联系,最后买下淳家手里那两个废弃造船坊的事,海禁解除,有不少商人心里都颇有想法。
再说云水城这一座城池,其实就相当有来历。
云水城依着泛江而建,并不简简单单就是偏北方的一座小城池而已,它在战略上的地位还不低,以前宣国和北方有摩擦时,军队都是主守这一座城打攻防的,在宣国建立初期,宣国最强的一支水师就驻守在这里。
只不过在几百年间太多东西改变,那支水师被拆的拆,调得调,编入到别处,最后也不见了当初的样子。
而云水城这座城呢,泛江的支流穿城而过,这支流叫做伴江,将云水城分成了东城和西城两边,中间桥都架不起来,两边走动要靠船,因此有一个特殊的集市叫做船市,每天那河上都停着很多船只供人租乘,还有些船上直接就摆着餐点小吃沿河叫卖,或是帮人隔岸送送东西。
“周羌,你到底上不上船?不上我直接开走了哦!”
伴江旁,一个戴着斗笠撑着竹篙的少女扬声说,眼眸明亮有神,明明一身衣服款式看着挺讲究挺闺秀,却有一股生机勃勃的市井气,看着不像是什么闺秀,倒像是偷穿了闺秀衣服的混丫头。
“不上,你肯定要在半路给我踹下去是吧。”站在岸上的少年懒洋洋揭穿青梅的险恶用心,“就报复我把你撑着你那小破船上泛江的事告诉你爹娘是吧?”
少女啧了一声。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幼稚,不就是开出去了一点么,都没进泛江就去告状,有意思吗?”她没好气地一戳竹篙,“不上船算了,你自个儿回去吧!”
说着竹篙一撑就要离岸,在离岸前的最后一秒,少年跨步跳上了小船,小船晃悠了几下。
少女冷笑,“怎么,现在不怕我把你踹下去了?”
少年没有接话,皱眉凑近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少女的表情,断言道:“方沉舟,你不对劲。”
“要是平时你早就跟我吵起来了,这回你居然没跟我吵……”少年问,“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还是闯什么祸了?先跟我说说,商量一下。”
名字叫做方沉舟的少女“呵呵”了两声转头撑船,没搭理他。
“还是个大事?”周羌又问。
方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