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百姓明显正在兴头上,且越说越起劲。声音也是颇大。
以至于,此时正在不远处的帝后二人,自然也将他们这些议论,听在了个全须全影。
见状,宁雨菡禁不住笑道:
“阿珩,瞧见了么?大家都挺乐见其成呐。”
看着百姓们这般朝气蓬勃、欢欣鼓舞的模样,宁雨菡也很是高兴。
她也希望天下有识之士,都能够得以施展他们的才华,报效朝廷。
如此,他们大胤又何愁不兴?
不仅的宁雨菡,对于面前的状况,李元珩也很是满意。
闻言,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是啊,能够多得些人才。朕……我心甚慰!”
闻言,宁雨菡又是一笑,不过却还是忍不住提醒:
“不过,此事不在一时,循序渐进,还需不断推行。
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未可知。”
这便是在提醒李元珩,他虽已经颁下相关旨意,却难保下头的人,阳奉阴违,不好好实行。
毕竟,不拘男女、出身,广纳天下有才之人,为国所用,虽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然而,世人皆有私心,一旦事情触及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纵使是好事,他们也多半会消极怠工、亦或者是阳奉阴违,不想实行。
而这道广纳有才之人的旨意,自然便是触犯了那些长期在仕途中占主导地位的世家和大家族子弟的利益。
保不齐,这些人会如何呢。
宁雨菡此言,就是在提醒李元珩,不是颁下旨意,便算完事。
这后头,还有很多要实施的。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李元珩自然也是深知这些道理的。
闻得宁雨菡的话,经由她这么一提醒,李元珩也沉吟着点了点头:
“嗯,雨菡,你说的极是。
而后,再慢慢来吧。”
这只是一个开始。
李元珩相信,有宁雨菡与他携手,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他定能广纳天下英才,做到唯才是用。
叫天下所有有识之士,都能投效大胤,令大胤欣欣向荣!
言罢,帝后不由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得不说,宁雨菡与李元珩今日之举,着实乃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壮举。
他们为这天下女子,还有这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开创了一条晋升之路。
从此,无论是女子、还是贫寒子弟,都有了平等的考取功名、出仕入仕的机会。
其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更是涌现出一大批惊才绝艳、才华横溢、流芳千古的女将军,女状元、女丞相……
而这一切,所有的契机,皆源于李元珩与宁雨菡的一次偶遇、一次有感而发,以及宁雨菡的请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然,这一切,又都是后话了。
*
在城内逛了一圈,听了一耳朵百姓们的议论,见时辰尚早,李元珩便携宁雨菡一起去到京郊转了一圈,一路走走看看,体察了一下京郊的民情,这才折返回宫。
这边厢,宁雨菡和李元珩前脚才刚刚回宫,刚换下出宫时的行头,换上平时穿的常服,简单的梳洗收拾了一番,便听得小喜子前来禀报:
“陛下、娘娘,阿蛮带着小殿下们回宫了。”
尚在闽海微服私访的时候,阿蛮便不止一次展现了其非凡的武力值和武学天分,看起来,便是个不错的习武的苗子,宁雨菡便动了让她习武的念头。
不过,宁雨菡也并没有打算强买强卖,非逼着阿蛮习武,而是征询了她的意见。
宁雨菡可不打算一言堂,替阿蛮做这个主。
若是阿蛮并无意习武,宁雨菡自也是不会勉强。
谁知,宁雨菡不过是提了那么一嘴,阿蛮便欣然同意了。
“习好武艺,是不是就会很厉害。
就能更好的保护主子您了?”
犹记得当时的阿蛮,乍一被问及她愿不愿意习武,便是下意识如是问道。
而闻言,还不待宁雨菡开口,同时也在一旁的碧桃,便脱口而出,答道:
“这是肯定的啊。”
同时,还冲着阿蛮抛去一抹“这还用问么”的眼神。
宁雨菡犹记得,在闻得碧桃这般肯定的回答之后,阿蛮的眼神瞬间晶亮了起来,然后便声如洪钟,忙不迭的重重一点头:
“嗯嗯,奴婢愿意的!
奴婢定要好好习武,习好武艺,好好保护主子!”
彼时,宁雨菡才刚遭遇刺杀不久。
对于那场刺杀事事件,阿蛮一直耿耿于怀,一直埋怨自己太弱鸡,若是能够有邱华、以及那些暗卫们,那般武艺高强,便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且拦下那行刺的沈氏,就不会让宁雨菡遇险,也就不会有后头的李元珩以身挡匕首,以及后头那险象环生的一切了。
乍一听得主子询问她愿不愿意习武,并且,还得到了肯定的回复,说是若是她喜好武艺,便可好好保护主子,阿蛮便是好似如打了鸡血一般。
第二日,她便厚着脸皮,向邱华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