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起过中秋
原本二十名原老工人,几年工作下来,有两名远嫁的,不能来上班,有一名受工伤的……,现在还在职的一共有十五人。
大家的工作熟悉下来后,倒也没有出现短工的现象,王根生也没有再招人,街道办倒是想过,再给面包房硬加几个工作指标。
可是,接近两年前,王根生被借调去考古工作,街道主任主持干部会议,直接将王根生免职,成了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者。
哪里还有能力,有义务再给领导们排忧解难?
两个月前,王根生更是接到于爸复原职的好消息,为表示他这多年来,对于哥和于一淼的照顾,想找他去当贴身秘书。
教育部委领导的贴身秘书,可以说王根生是要起飞的节奏,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王根生给出的答案却是。
“于叔叔,谢谢您对我的信任,但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还是不给您添麻烦了。”
于爸微微失望,还是又劝说道:
“小王,你教导了淼淼这么多年,你的能力叔叔心里有数,就是去美院里当教授,都能胜任,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拒绝我的邀请,可我还是愿意等你再慎重考虑一下,不必急于给我答复,这个位置随时给你留着。“
十年大风过去,身为后世之人的王根生,正准备大展宏图时,怎么还甘心坐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呢,他想要的是人生巅峰。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王根生借着这个节日,想把自己最为熟络的人都叫来,做一个最后的总结,也算是跟过去的自己做一下告别。
也算是乔迁新居的庆祝,广发邀请,大家一起来包饺子,五层楼顶天台搞烧烤。
提前三天发出的邀请,这天一大早就有客陆续到来帮忙,最早过来的当然就是何雨柱一家子老小。
何大清说乔迁之喜请的人多,这晚上团圆饭得趁早准备。
何雨柱笑呵呵地,先把王根生从老家拉来的一头年猪杀掉。
这次回王家村是接师父、师娘两口子回来的,两个人这在乡下一呆六年多,随着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也宣布了大风过去不复返。
徐老两人年纪都大了,住在农村没有人照顾,也不好,王根生才想着,第一时间将两人接回城来住,方便平时去照看。
把猪杀好,何雨柱准备中午做杀猪菜,给面包房的工人们也开开荤,让他们也尝一尝大厨的手艺。
吃过饭之后,王根生总觉得还差点什么?但自己又想不起来,还是王小默给了提醒,没有月饼!
是的,中秋节怎么能没有月饼呢?没有月饼又怎么能叫过中秋节呢?
徐老也笑着说,好怀念年轻时吃过的五仁月饼,让王根生只觉得脑门上一阵冷汗。
在现代网络上,很多人将五仁月饼视为异端,还有人说,一个五仁月饼可以团灭欧萌,因为在他们眼里,五仁月饼里全是过敏源。
但是,这70年代的五仁月饼,那可都是真材实料,可不是工业现代后添加的那些科技与狠活。
面包房里这几年也有做月饼,馅料都有,也都是很讲究的。
比如说里面有花生米,都是经过人工挑选的,芝麻也是经过炒香的,还有纯手工做出的青红丝。
用油和过的面,再加上大量白糖,放入模具里面压实了,上炉烘烤!
这些做来全部都是自己吃,里面馅料那都是放足了,讲的就是一个真材实料。
王根生又提出现代的几种做法,什么红豆馅的,绿豆的、枣泥的、蛋黄的、甚至还有肉的,被一群面包房工友们视为异教徒。
反正就是怎么好吃怎么来,不仅要松软还得皮薄馅大,一口吃下去唇齿留香的那一种。
下午月饼出炉时,整个一楼大平层里都飘着香气,真把小孩子们都馋哭了。
其实他们之中,有心急地,早就趁着大人们一个不注意,伸出都没有洗过的小手,往花生里抓一把就跑。
等跑远了再回头看看,没有人追来,就笑嘻嘻地一把全塞进嘴里,吃得那叫一个美滋滋。
让王根生看到了,把他们一个个的都揪回来,不是说不让孩子们吃,而是都必须要把手洗干净,谁不讲卫生就打谁屁股!
出人意料的是,许大茂家闺女是几个孩子中最乖地,双眼噙着泪水,乖乖走到王根生面前,撅起小屁股。
对王根生说:“王伯伯,我就偷吃了一口,你能不能打轻一点?”
看着那可爱的模样,把王根生都给萌化了,根本不像何小雪与王小默那样调皮,也难怪王根生想将她收来,当自己家的小棉袄。
笑着上前,伸手揉了揉小棉袄的头发,拉起她的手说:“走啦,伯伯带你们去洗手,洗干净了,一会等着吃月饼。”
一句话引得孩子们纷纷叫好,特别是王小默,把自己的嘴里塞得鼓得像个小仓鼠,看起来倒是也挺可爱,比变成书呆子要强。
今天,王根生邀请来的人多,准备的东西更多,一楼的面包房也搬回来了,完全不怕东西少了不够吃。
陆陆续续地人到来,不数不知道,这一细数还真是把王根生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