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开始游戏后看到古朴的“伏羲篇”三个大字出现时,一些玩家一时之间不由感觉到泪眼朦胧,在这个篇章中包牺终于变成更耳熟能详的伏羲了。
那么“伏羲篇”又是什么游戏内容呢?由于“伏羲篇”早期游戏流程与“女娲篇”区别不是很大,所以为了避免让玩家感到厌烦,前期情节基本是迅速略过。
就这样要一直等到不周山大战,游戏剧情到这里才算是拐了一个弯,主视角放在包牺的身上。
包牺身陨后他的灵魂堕入冥河,多亏后土台在此时已经形成,故而包牺幸运的没有在冥河中泯灭。
就这样经过不知道多长时间的挣扎之后,包牺才终于以人类的形态转世重生,玩家们看到这里算是有些明白。
怪不得太极公司开发的这个游戏,之前叫做《鸿蒙》而现在叫做《洪荒》,或者因为《鸿蒙》是兽与巫妖的时代,《洪荒》就进入了人的时代,《补天》便是这两者的交界。
昔日巫妖大战导致不周山崩塌,划出的天之痕给世界带来严重灾难,从天之痕中倾泻而出的混沌之水,更是进一步在摧残着这个世界。
对于人族来说幸运之处在于,弱小的他们得到妖将白泽的庇护,可以躲在翻天印中避开危机强度最高的时刻。
所以当巫妖两族在大战之后实力损失惨重时,人族不但没受到什么太大的损失,甚至在小世界中繁衍的更加昌盛。
毕竟就有效繁殖力来说人类是远远要超过妖族,人族繁衍的子嗣只有极小概率是无法独力行事的弱智。
反观妖族这边也就底层妖族下崽数量大,但很容易产生返祖现象,即生出来的是没有灵智的野兽。
越强大的妖族则越难以诞生子嗣,所以说妖族单论繁殖力确实强于人族,但有效繁殖力却不如人族。
人族在被女娲与白泽放出小世界后,为了能够在险恶的世界中生存,部落团结起来形成5个联盟。
这5个部落联盟各自以元素来称呼,即风火土金水五大部落联盟,领袖则是纬书五帝的名字,风姓灵威仰,火姓赤熛怒,土姓含枢纽,金姓白招拒,水姓汁光纪。
其实既然是五个部落的话,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用五行来命名,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金木水火土。
如果不用这个退而求其次的话,用《仙剑奇侠传》中的也可以,即游戏中的水火雷风土五系。
可为什么最终呈现在洪荒的,既不是金木水火土也不是水火雷风土,而是上面这种缝合物呢?这个嘛说多了都是泪啊。
首先不管是哪个版本风姓肯定是要的,因为传世文献中明确记载伏羲和女娲都是风姓,所以风这个元素实际上是被定死了必定出现。
在五帝已经被确定的情况下,风是青那么只能是青帝灵威仰,然后以这个为基础去排列剩下4个五帝。
火姓和土姓都没什么好说的,火姓就是赤帝赤熛怒,土姓就是黄帝煌枢纽,但剩下两个就比较难办了。
当风元素必须被使用的情况下就不能使用五行版本,那么扣掉土火风以后就剩雷和水,而五帝中还剩下白帝白招拒和黑帝汁光纪待定。
黑帝汁光纪倒是可以用水,毕竟秦朝都说了水德尚黑嘛,但白和雷真的很不搭配,最搭配的倒是金,结果最后五帝姓氏就变成这番四不像。
而上述五帝是五大联盟初代的领袖,当时间来到包牺转生为伏羲出生的日子,最初的人族五帝已经全部去世,并且超过一半是非自然死亡。
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生存环境险恶无比,巫族和妖族对他们来说都有着极高的威胁度,当然这并不涉及什么种族仇杀。
因为妖族本来自己就互相杀来杀去,巫族会屠戮自己以外的其他所有种族,所以单纯的只是被AOE而已。
而为了保护还处于萌芽时代的人类,初代五帝中黄帝含枢纽、赤帝赤熛怒和黑帝汁光纪,都奋力作战而死。
五帝中还剩下青帝灵威仰和白帝白招拒,他们随着岁月渐长开始恐惧死亡,于是将领袖的位置禅让给年轻的后辈,自己则离开部落踏上寻求长生的道路。
但无论是五帝中的哪一个人,他们生前都留下许多后代,这些人基本是部落的第二代领袖。
比如青帝灵威仰的儿子是有巢氏,他的妻子是黄帝含枢纽之女缁衣氏,两人之子便是风部落的第三代领袖燧人氏。
燧人氏的妻子是自己堂妹,有巢氏弟弟摄提氏的女儿华胥氏,燧人氏和华胥氏的儿子便是伏羲,他是风部落的第四代成员。
其实伏羲并不是他们的名字,要等到自己成为酋长以后,才会被部民们尊称为伏羲氏,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字叫做昊。
游戏中为各个上古传说人物都安排了名字,比如伏羲氏的名字其实是昊,有巢氏是始,缁衣氏是兰,燧人氏是允。
以上是伏羲篇在伏羲转世之后的时代背景,算是补全人类自女娲补天而亡后,一直到伏羲降生之前的人类历史。
而之后游戏模式则出乎玩家意料,因为不要说和“女娲篇”有所不同,实际上与迄今为止的洪荒系列都有所不同。
或者说“女娲篇”还是传统的鸿蒙系列,而“伏羲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