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嘛,《寻》只要最终票房有1亿左右,就不会被人嘲扑街,毕竟在李文拉低票房下限的这些年中,破亿的成绩也是少有的。
没想到苟着苟着,居然有了破10亿的苗头!
就连李文这个万事不过心的这会儿都不由得高兴起来。
不是为着赚钱,而是因为他的电影一向在票房这一块被人诟病,这次真就是有力的回击了那些用这一点攻击他的人。
开心的李文导演难得接下了一个采访的工作,还在被采访的时候夸奖了片中的几个演员们,欣赏的语气十分明显。
作为与李文的风格截然不同的大导,阮南山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以为这人有多不爱钱呢,原来也是个跟我这俗人一样的。”
阮南山的朋友圈一点儿没有遮掩,导致作为共同好友的乐梨看了一场内涵大戏。
没想到大导们也会在朋友圈互相别苗头。
作为围观八卦的路人甲,乐梨这段时间可真是见识到了!
原来不苟言笑的冰块导演阮南山在网上还是个火爆脾气,爱内涵人。
业内向来爱分析作品成功的原因,《寻》作为一部文艺片能达到这样的成绩自然也是进入到了成功作品的行列。
不少人就言之凿凿地分析出了三方面原因——奖项对知名度的加持;演员粉丝的支持;后续宣传的正确方向。
当然,第一项需要获得戛纳奖,先提前pass,毕竟谁不知道国内近十年都只有李文一个人有机会角逐戛纳,其他导演们甚至连入围都不多。
好在后面两项确实事在人为。
比如第二点,提取关键词出来就是明晃晃的“乐梨”两个字,明眼人都能发现她的粉丝以及她在电影中的表现为这部电影带来的加分。
于是既收到一大波小成本电影剧本后,乐梨手中又多了一堆文艺片剧本。
也是很符合业内制片人们的风格了,哪一部作品火了,就连续投资相似的作品,还得找同一个演员,这叫控制变量法。
-
《寻》的上映时间依旧在一个月左右,不过因着后期票房下降的幅度依旧比其他电影慢的多,所以延迟了一周下映。
直到快4月份,终于下映。
最终的总票房盖章定论,11.3亿。
成绩直接打破了这些年来文艺片的记录,至此本就因着电影获奖而飞升不少的导演和演员因着票房成绩再次成了圈内的香饽饽。
李文导演据说已经被投资商的电话给打爆了,就等着他拍下一部电影呢。
乐梨手中的新剧本不管是质量还是班底都升级了许多,她也看到了不少还不错的角色,只不过与先前演过的角色同质化严重。
即使剧本质量达到了标准,也无法成为她的第一选择。
如果可以的话,乐梨还是希望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可以尽量多的尝试新类型的角色,否则等以后年纪增长,她的戏路只会越来越窄。
没法子,即使是对那些早已封神的大花影后们,年龄的限制也无法被打破。
-
年后的两个月是复工的热潮,乐梨去年签约的电影也已经完成了筹备,准备开拍。
她此时却难得回到了公司。
续约。
乐梨没有选择跳槽,最后的一年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公司并没有找到她施加压力,导致要不是上个月杨姐的提醒,她都差点忘了合约到期的事情。
不过也正因为公司这样的操作,在这最后一年的时间里,乐梨对公司依旧保持了超高的满意度。
这段时间有不少大公司接触了乐梨,手中不乏有拿资源作为见面礼的,但是乐梨却更看重未来几年的合作中她自己绝对的决定权。
思虑再三,还是选择了旧东家。
这次续约中,双方的不少条款都重新拟定。
乐梨如今已经是云雾传媒的顶梁柱,贸然离开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相对应的,她选择了留下也会给公司带来不少好处。
因此,新的合约中,乐梨的待遇好的简直不像话。
在大老板小陆总和其他占了股份的高层的一致同意下,乐梨也在这一年正式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占股不多不少,算是一个中型股东,足够她保证自己以后自由演戏。
她不会掺和到公司经营,顶多是在大决策时作为股东表决一下。
这整个四月份,乐梨便在律师和专业助理团队的帮助下完成了这次身份上的改变。
她本没打算把这件事情宣扬出去,秉持着低调做老板的理念,乐梨还是想苟着发展。
然而时刻关注她的人太多,入股没两天,就有人从专门的咨询软件中查询出云雾传媒的股东变更,而乐梨的名字陡然出现在其中!
圈内这样的情况并不少,她翻身做老板的事情虽然也上了个高位热搜,但是里面路人们的评论都还是正面的。
这事儿倒是给了粉丝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圈内的鄙视链一直存在,即使将艺人这个角色做的再成功,在有些人的思想中依旧只是被人摆布的存在,能成为上桌吃饭的老板当然是最好的。
如今乐梨完成了从素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