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父亲的问话,赵刚笑得脸上通红:“我们以为也就是一百六七十斤,玥玥说有二百斤。到了魏屠户那里上称一约,您猜有多少?”
赵永水看看身边的小女儿赵玥,想都不用多想地说:“那就是二百斤!”
“是啊!”老二赵强接过话来,兴奋地说,“净肉就有二百斤!好家伙,我们猜的差得太远了!”
赵永水也不多问,赶紧让孩子们把分割好的猪肉,从独轮车上取下来。
取下来放在哪里呢?
院子里有个夏天用来做饭的小棚子,现在大冬天的,正好做个天然冰箱!这些猪肉,就都挂在了里面。
担心有野猫和老鼠来偷吃?不用担心,这院子里早就不见那些坏蛋的影子了。
方淑芬和赵霞休息了多时,现在就开始忙乎着做大年三十的聚餐菜肴。
赵永水去和面做馒头,赵刚等兄弟们择菜、洗菜,忙得也是不亦乐乎。
赵玥拉着四哥赵德,在院子点上两个火炉子,开始炖肉、炖排骨。
不用说,玥玥再会悄悄地调动意念,从空间里搬来喷香的肉食,来替换眼前在铁锅里咕嘟着的炖肉。
馒头做得很多,方淑芬再找来一把剪刀。清洗后,她就握着一块面团,用剪刀在上面轻轻地剪动。
剪过之后,她从旁边的小盆里拣出两粒黑豆,安放在这小面团的前端。
“哇!妈,您的手还是这么巧!”赵霞依偎着母亲,连声夸赞,“这小刺猬做得太像了!”
方淑芬再端详了一下这个“小刺猬”,就把它摆在了盖帘——用高粱杆做的盛放食物的用具。
小刺猬,小兔子,小老虎,小猪,甚至还做了几条小龙。
做好这些,方淑芬端起盖帘,把它们依次放入了柴锅的笼屉上。
把细长的木板钉在一起的大锅盖盖在柴锅上,她再弯着腰,用干净布头堵住锅盖的四周。
不久,面食的香气,就顺着遮挡不严的锅盖边缘,一股股地冒了出来。
“妈,看到这么多好吃的,我还真想窝头、贴饼子了。”说着,赵霞再深深地闻了一下,锅里冒出来的香气。
“嗯,我们也不经常吃了。”方淑芬边切买来的熟食,边说着,“想吃那个还不容易?”
想了想,她笑着说:“那就初四吧,‘破五’之前!就当是忆苦思甜了!”
赵霞听母亲说得豪气,答应一声后,再走去看看堂屋里的那两口大缸。
水缸如常,因为有勤劳的父亲和兄弟们,还是满满的。
打开粮缸,赵霞的鼻子觉得一阵发酸:能装几百斤的这口大粮缸,此时居然也是满的!
在赵霞的记忆里,这口大粮缸似乎永远没有满过。父母揭开上面的盖子取粮食时,都是弯着腰、低下头,甚至大半个身子都探了进去,才能取出里面的粮食。
不能都这样说。这口大粮缸倒也有装了大半,甚至是满的时候。可是,它的里面仍是玉米粒。
现在,这口大粮缸里面,是齐着缸沿儿的白面!
喜为家人的生活改善,忍不住流下喜悦泪水的赵霞,只说了句“真好”,就再也说不出什么。
盖好粮缸,她抱了抱母亲。然后,她就走到院子里,帮着小妹和四弟炖肉。
几个灶台、火炉一起上,一家人说笑着一起忙碌。
不到六点半,村头刚开始有顽童燃放鞭炮,家里的饭菜就全部做得了。
农村人讲究喜庆,必须要菜肴丰盛、齐全。
正屋炕上的炕桌,赵永水夫妇和赵霞、赵玥盘腿围坐;旁边地上摆着的方桌,是赵刚和几个兄弟说笑在一起。
炕桌、方桌的菜肴,都是一应俱全:鸡鸭鱼肉,而且除了炖肉、炖排骨、肉皮冻、肉肠等以外,鸡鸭鱼必须是整只、整条的。
其它菜肴,蒜苗炒肉丝、芹菜烧肉丝、韭黄炒肉丝、黄豆芽炒肉丝。
都是肉丝?还有肉片炒青椒、肉片炒胡萝卜。
就这些?
还有当家菜:猪肉炖粉条!
没有凉菜吗?
凉拌白菜心:剥去外面的菜帮子,只要里面的嫩菜心。切成细条,拌上白醋、盐、香油;
凉拌心里美:切去外皮,只用里面冰凉脆甜的内芯。切成细丝,拌上红糖、米醋、盐、香油。
“吃吧,吃吧,冰爽酸甜可口!”赵玥对大姐说完,就夹起凉菜送入口中。
一家人平时不喝酒,今天必须喝!
赵刚取过两瓶白酒,赵玥赶紧从空间里调出茅台换上。
老三赵义接过酒瓶来,给每人面前的酒杯倒满。
举起酒杯,赵永水挺胸扬头地说:“现在已经是做梦都没做到的生活大改善!以后,我们的生活更会比蜜甜!”
大家随即齐声祝贺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美好的一年即将到来。
现在的农村人家,极少拥有电视机。即便是收音机,也是家里富足、生活品质高的象征。
赵霞从包里取出为家里买的一台,长二十公分、高十公分的收音机。
摆在一旁的板柜上,她调试了旋钮,收音机里随即传来“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