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姐与平儿闻言, 俱都又惊又喜,赶忙迎了出来, 便见贾琏走进门来,一身蓝色粗衣袄,肩上背着个半旧的包袱,满面风霜。
平儿何曾见过贾琏这般落魄的模样,顿时心中一酸,滴下泪来,拉着他的手道:“二爷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巧姐也红了眼圈, 道:“爹你总算是回来了,我们都快担心死了。”
贾琏苦笑一声, 道:“快别提了,江南道如今乱的很, 到处都是流民, 我这次好容易才搭上一艘船, 路上却碰上一伙水匪, 幸而菩萨保佑, 才捡回一条命, 路上修船又耽搁了许久, 以致到今日才回来。”
说话间已进了屋,平儿忙倒了盏热茶过来,道:“二爷一路舟车劳顿, 先吃杯茶歇歇,我去叫翠儿烧热水, 一会梳洗一下。”
说罢一面出去吩咐,一面给贾琏预备干净衣裳。
贾琏有气无力歪在椅子上,重重舒了口气, 叹气道:“可算是回来了,这一路上真是折腾死人了。”
巧姐见贾琏满脸疲惫,蹙眉道:“爹想吃些什么,我让张妈去做。”
贾琏闻言方觉腹中饥饿,摸了摸肚皮道:“不拘做点什么热食,能填肚子就行了。”
经过这几年磨炼,他早已没了往日贵公子的脾气,何况这一路上大多时间都是些吃干粮,有的吃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能挑剔什么。
巧姐听了,便去厨房吩咐张妈下了一碗青菜肉丝面,又用小碟子装了一碟酱菜,放在托盘上端到屋里。
贾琏闻到香味,顿时目光一亮,不自觉咽了咽口水,也顾不得什么礼仪规矩,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平儿见了,越发心疼不已,低头悄悄拭了泪,方道:“二爷这几个月怎么也不写封信来,我同姑娘日日盼着,却一点儿音讯也没有。”
贾琏正吃面,听了这话一顿,疑惑道:“我两个多月前就写了信回来,难不成你们没收到吗?”
巧姐与平儿闻言皆是一怔,摇头道:“我们只六月底收到过一封信。”
贾琏听了,皱眉思索片刻,方道:“我是托了驿站的熟人帮忙送的,看来那封信多半是在路上遗失了。”
说到此处忽想起来,平儿既然没收到信,那自是不知道贾赦与邢夫人去世之事,想到此处,看了一眼巧姐身上的桃红绣花小袄,向平儿道:“老爷太太去了,咱们要守孝三年,你们收拾一下,将颜色鲜艳的衣裳帘幔都收起来罢。”
两人闻言都吃了一惊,贾赦倒还罢了,原就重病缠身,怎么邢夫人也去了?
平儿忍不住道:“二爷,究竟是出了什么事?”
贾琏叹了口气,将回金陵后的事大略说了。
巧姐与平儿听完,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也太荒诞了些。
贾琏摆手道:“不提这些了,你们这半年在京中怎么样,没受欺负罢?”
提到这事,平儿顿时满肚子气,道:“二爷还说呢,姐儿差点被王仁和小蓉大爷卖了!”
贾琏闻言顿时面色大变,道:“究竟怎么回事?!”
平儿便将王仁与贾蓉勾结,欲将巧姐卖给李家之事原原本本说了,末了道:“要不是珣大爷与林姑娘出手相助,姑娘的这一辈子就毁了!”
贾琏这才知道了始末缘由,一时又惊又怒又愧,惊的是黛玉复生,怒的是王仁和贾蓉狼心狗肺,愧的是王珣与黛玉不计前嫌,出手相助。
半晌,贾琏渐渐冷静下来,长叹一声,道:“真是天道昭昭,报应不爽,当初老爷太太逼林妹妹嫁入北静王府,我也因畏惧老爷太太之威,袖手旁观,没想到这次竟报应到巧姐身上!”
说到此处,贾琏不禁想起了当初的贾家,赫赫扬扬,倚势欺人的事没少做,还有凤姐,当初是何等威风,包揽诉讼,放印子钱,如今落得这个下场,何尝不是报应。
至此,贾琏对因果报应之说深信不疑,行事越发小心谨慎,那贪花好色,油滑机变的性子也改了好些。
贾琏对王珣与黛玉十分感激,思量一番后便吩咐平儿打点谢礼,预备登门亲自道谢。
不过在此之前,贾琏趁空去找了贾芸,上门与王仁大闹了一场,彻底撕破了脸,从此断绝了往来。
至于贾蓉,早已逃之夭夭,不知去向。
数日后,贾琏递了帖子,带着谢礼郑重登门向王珣道谢。
王珣也知贾琏之意,倒也没有推辞,痛快收下了谢礼。
贾琏这才松了口气,虽有心想见黛玉一面,却也知道自家当初做的事太过缺德,心下惭愧,因此想了想,还是托了王珣转达谢意,便识趣地告辞了。
王珣命人送了贾琏出去,微微叹了口气,其实与贾赦等人相比,贾琏本性并不算坏,当初只因不赞同为几把扇子诬陷石呆子之事,便被贾赦狠狠打了一顿。
如今观其言行,倒似改了些,只希望日后能安分守己过日子,不要再重蹈覆辙。
正出神,忽见清风捧着个匣子进来,回话道:“爷上回交代的事都办妥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