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实在有些唐突,还请太太见谅。”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胡氏虽知对方来意不简单,却也不好表露出来,忙命人将东西收下,笑道:“说来咱们也是世交,诸位不必这般客气。”
寒暄了一回,方进入正题。
张妈妈微微一笑,笑道:“原本巧姑娘在府上小住,不该冒昧打搅,只是太太也知道,我们家早年多得府上姑奶奶照看,两家最是相厚,巧姑娘也是我们老太太和太太看着长大的,素日情分极好,原说过几日是我们太太过生日,老太太和太太想着许久不见巧姑娘,便想接姑娘过去热闹热闹,散散闷。
偏巧杨宜人也设了菊花宴,明日请大家赏菊花,因喜欢巧姑娘,也下了帖子,我们太太想着巧姑娘一个姑娘家没长辈带着也不方便出门,便打发我们早些去接巧姑娘,到时候也好一道去赴宴。
谁知我们去了才听平姑娘说巧姑娘这些时日都在府上小住,我们总不能空手回去复命,便不请自来了,失礼之处,还望太太勿怪。”
胡氏闻言,笑容顿时有些勉强,道:“府上的一番好意,原不该辞,只是偏生不巧,外甥女这两日身上不大好,实在不宜出门走动。”
张妈妈闻言目光一闪,含笑道:“既是这样,烦请让我们去探望一二,给姑娘请个安,若果真病得厉害,我们大爷与太医院的张太医交好,还有些面子,可以请他过来看看。”
胡氏闻言一僵,心下已明白对方是有备而来,说巧姐病了,人家立马就说去请太医过来,还要亲自探望,她若是拦着,道理上又说不过去,顿时有些左右为难,这时候用什么借口都不管用,沉默片刻,方勉强笑道:“不过是小恙,已经请大夫瞧过了,并无大碍,只是要静养一段时日。”
张妈妈微微一笑,道:“既这样,我们更该去看看姑娘,否则回去太太问起来,我们也没法回话。”
另一个跟来的媳妇也接着笑道:“太太不放心巧姑娘随我们回去,见一见想来不成问题罢?若是连见客都不行,那姑娘的病只怕就不是小恙了,该请太医来瞧瞧才是。”
胡氏听了,脸上的笑容越发挂不住了,这两人的话虽说的好听,只是意思却十分明白,要不让她接人回去,要不让她们见上巧姐一面。
他们虽是舅舅舅母,也没有不让外甥女见客的理。
只是如今这样的情形,巧姐一出来便什么事都瞒不住了,她哪里敢让她出来见人,然而她若执意拦着不让见,岂不是摆明了心中有鬼?
即便此时改口说病重,对方只要请了太医过来,谎言一样会穿帮。
如今简直是骑上老虎背,进退两难,胡氏顿时有些着急起来,额上渐渐渗出细汗,结结巴巴道:“这……这……”
张妈妈恍若没看见胡氏的窘迫,含笑吃了口茶 ,继续道:“我们也知道太太是舍不得巧姑娘,只是若是其他宴席还可以推了,我们太太的生日也不妨事,这杨宜人的菊花宴却不好推。
杨太太亲自下了帖子,巧姑娘又是晚辈,无缘无故缺席,杨家那边实在不好交代,传出去了对府上的名声也不好听,明白的呢知道是太太舍不得姑娘,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府上故意不肯放人呢。”
胡氏闻言心下一凛,这才想起王珣的老师杨伦是翰林院侍讲,品级虽不高,但时常在御前行走,可谓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等闲人都不愿得罪。
他们家如今不过是普通百姓,李员外拜的那位干爹也不过是周贵妃宫中的一个普通太监,寻常人可能会十分忌惮,但对于杨伦这样的皇帝心腹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今日对方是打定了主意要接人回去,又有杨伦夫人出面,他们家无论如何也拦不住人,与其撕破脸得罪这两家,不如痛快放人。
心念电转间,胡氏想起年幼的儿子,终于下了决心,勉强扯起一丝笑容,道:“妈妈说的在理,方才是我一时糊涂,舍不得外甥女儿,我这就命人去请她出来。”
说罢转头吩咐身边的丫鬟:“去告诉表姑娘,就说王家太太打发人来接她了,让她收拾好东西出来罢。”
那丫鬟答应一声,依言出去传话。
张妈妈等人这才露出笑容,道:“太太也是一片慈爱之心。”
胡氏心中苦笑,一会还不知道怎么面对王仁的怒火。
此时两方都有些心不在焉,各自吃茶。
片刻后,便见巧姐扶着小丫鬟翠儿的手出来,见了张妈妈等人目光顿时一亮,却又急忙忍住了,极力镇定着走过来。
张妈妈等人都不约而同站了起来。
四人给巧姐请了安,张妈妈悄悄拍了拍巧姐颤抖的手,转身向胡氏笑道:“时辰不早了,叨扰许久,我们也该告辞了。”
胡氏也担心王仁知道后闹出事来,忙道:“既如此,那我也就不虚留了,招待不周,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