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二十五号,有没有兴趣跟大伙一起去参加活动?”
晚上,在录完今天的歌曲工作后,录音师问了于跃一个问题。
“活动?”
“嗯,八月二十五号,是农历的中元节。公司的各个部门一大帮的年轻人准备在这一天集体去黄浦江放河灯许愿。”
“放河灯?”听到放河灯,于跃整个人的眼睛都亮了。
相比于孔明灯,放河灯的危害就小了很多,不会引发火灾等一些问题。
“对,有兴趣吗?”
“有!到时候又多少人参加?”
“反正不少于五十人,甚至超过一百人放灯也是有可能的。咱们公司的年轻人很多,是一个非常有朝气的公司。对了,白总有说哪一天咱们录制歌曲结束吗?再过四五天我们在录音棚的一个月的时间也就到了。”
“没提跟我提起。不过咱们原本的六首歌计划已经差不多完成了,现在也就《童话镇》还没有录制完,甚至还多录制了一首《平凡的一天》,而且现在《童话镇》也录制的七七八八了,时间够的话,我们也可以把《童年》也录制玩了,毕竟《童年》可以跟重制版的《童话镇》组成一个专题,放在一起有更好的话题性。”
“如果白总说可以继续往后延长,咱们也可以顺便把《我相信》也给录制完了。不过即便是延长时间,我也不能待多久,一个是要开学了,还有一个金陵电视台那边也催着我过去录制歌曲和儿童节目,这一个月下来,感觉嗓子都要废了。”
于跃的《小情歌》上传之后,不出意外的就在当天就收到了很多的溢美之词和下载。
很多人表示,这首歌跟其他的流行歌曲差别实在是差太多,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了。
“凌晨的时候就立刻下载了这首歌曲,那句‘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在里面,然后中午的时候,下起了雷阵雨,地上也积满了雨水,当我看着雨水里的这座城市时,忽然就感觉自己融进了这首歌的意境之中。好美,大赞。”
“于跃唱这首歌的时候,换气有些明显,你们听出来了吗?”
“楼上好烦啊!你一说换气,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换气的声音,连好好听歌都做不到!”
“+1,害惨我!”
“换气也好听!谢谢你的七夕礼物。”
“这首歌就是写的夏天的味道吧?我觉得就是写的夏天,雷雨过后的清新。”
“今天跟老婆出来逛街,坐在公家车上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就相互依偎着,一人一只耳机听这首歌,感谢有你,于跃。七夕的礼物太棒了!”
“声音太奶了,受不了。”
……
负责写美文的写手也是对这首歌大赞。
她是真心的喜欢这首《小情歌》,让她想起了高中时和初恋男友谈的那场不敢让家人知道的恋爱。
那时候,每次两人手牵手逛街的时候,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碰见自己的熟人,把这件事捅到父母那边。
她想着当初的那种感觉,就仿佛,满大街都是自己的亲戚一般。
但是,这种既担心又不愿意放手的感觉,轻轻的触碰着少男少女敏感的神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虽然最后两人还是迫于压力分手了,但是这种记忆中的美好,会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直到未来的某一天,两个人都老了,也相隔在天南地北。但是彼此想起的时候,依然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怅然和甜蜜。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赞美的,但是其中不乏有诋毁于跃的人。
比如有人说唱这首歌的于跃是娘娘腔什么的,则是被大多数的歌迷骂的怀疑人生。
其实很多人喜欢去diss自己不喜欢的音乐,尤其是很多成年人会去各种嘲讽各种年轻的歌手。
或许,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喜欢和不惜是各人的选择。
就像很多四五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在当年会说邓丽君的歌是靡靡之音,说谭咏麟张国荣等人的歌是没营养的。
就像很多六零后、七零后的人会说周杰伦是瞎唱,歌词都唱不清楚。
就像很多八零后甚至九零后说TF 男孩”等等。
站在他们的角度是没有问题的。我看不惯,还不能说了?
或许这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终归有句话叫做“天理循环”。
音乐总监于跃曾经在闲暇时刷某音,看见一个蛋蛋后发视频辱骂张国荣,具体内容就不说了。
音乐总监是很喜欢哥哥的,所以义愤填膺的翻开了这个视频的评论。
评论区里有人说“真想砍死这小子”,有人说“偶像被骂了,难过的一夜都没有睡着”等等。
充分的表达了自己偶像被骂的愤怒心情。
可是,原本义愤填膺的他忽然就有了一种明悟,这个看上去可恶的零零后,又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偶像被各种网络喷子嘲讽后,才愤怒的展开的报复呢?
我们在难过的时候,有没有回头想想,自己的偶像被侮辱自己会生气难过愤怒,但是当我们去侮辱别人的偶像的时候,那他们的粉丝群体又何尝不是感到愤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