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长安侯已经回去,元映便没那么着急, 动作闲适地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找了件价值珍贵的摆件, 然后托小厮送了过去。
004在他旁边悠闲地舔毛, 虽然吃得不是很饱, 但总归解了馋。
元映休息了会儿,本想消消食就去沐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热闹人声,他亲近的小厮跑进来,面带喜色地说宫里又下了赏赐。
有些犯饭晕的元映没精神地打了个哈欠, “都是些什么呀?”
“什么都有, 公子您去看看吧,都是赏给您的。”
元映强忍着困意出了院子, 屋外, 地上摆满十几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前头还站了一圈宫人,一人手上捧着一件托盘, 盘里摆着玉石如意、红木根雕等。
跟在元映后面过来的下人看到这些宝物纷纷啧啧出奇、眼睛冒光, 他们的主人却觉得有些没劲,边看边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刚听到消息的元永清也走了过来, 看了这些赏赐也是一惊,问传信官是否需要下跪接旨。
巧的是, 今日来送赏赐的正是上次传达纳妃懿旨的那位, 他摇摇头, 笑道:“不用的, 这是陛下感恩元公子的救命之恩,特意从自己私库送来的赏赐。”
此话一出,元永清也不由一愣,都不知儿子什么时候救了陛下。
元映累极了,听不用接旨就想先撤,那边传信官却喊住他,朝他递来一个食盒:“公子留步,这是陛下特意吩咐买的七宝斋点心,您要不要先尝尝?”
‘喵!点心!’听到是没吃到的点心,004兴奋极了,围着元映跑了好几圈,然后扒着他的裤腿催他赶紧带走。
元映也没想到这意外的赏赐,懒散睁着的眼睛有了些精神,“多谢。”
于是那么多礼物里,他单挑了件点心食盒,便往院里走去。
传信官看元家公子如此云淡风轻,也不由心里称奇。
“大人,您说救命之恩,此话怎解?”他身后的元永清留意到传信官刚才话里的关键,不由皱眉追问。
传信官回过头来,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大致讲了下:“陛下与元公子两情相悦,感情深厚,今日本是相约一起去城郊月老庙求个姻缘讨吉利,却没想到遇上刺客,当时陛下的亲卫都不在,危机关头是由元公子挺身而出引开刺客,陛下才得以获救。”
元永清听出漏洞,一针见血指出:“既然带了亲卫,为何当时不在?”
传信官犹豫了会儿,凑到元永清耳边小声道:“当时亲卫们在路上遇上一伙贼人,和赛马的陛下他们分了开,却没想月老庙里还有这伙贼人的漏网之鱼。”
听了这么一番话,元永清只觉头晕目眩,身上起了一阵后怕的鸡皮疙瘩。
传信官劝慰他:“元大人也不用太担心,元公子吉人天相,躲过今日这劫,往后进了宫便只有享福的份。您看今日这赏赐,好几样都是陛下亲自精挑细选的私藏,世上罕有,价值连城。”
元永清看向那些珍贵的宝物,想到今日晚餐时自己还对儿子几番严厉训诫,心里涌上无尽后悔。
宝物再珍贵再稀少又如何,这世上他与发妻所生的儿子只有一个。
因着天黑,传信官没看出中年男人眼底的沉痛,跟元永清又多嘱咐了几句关于册封大典的事,便行礼告退。
元永清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当中,没心思送人,吩咐管家将人送出去后,一个人去书房坐了大半宿,然后在黎明时沉着脸走进了私狱。
*
正月十六,大雪融尽,春日初晴。
第一抹阳光落在春明门上时,悠扬欢快的唢呐吹响,将整个汴京城从朦胧睡意中唤醒。
一支数百人组成的迎亲队伍在乐声中出发,跟着节奏一起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地游过市坊街道,随侍在八抬大轿旁的红衣宫女一路走一路散喜糖花瓣,听到声音的寻常百姓推开门窗,看是天子娶亲的迎亲队伍,孩童顾不及洗漱,匆忙换好衣服跑出门,跟着小伙伴们一齐追在队伍后面去捡地上的糖果,大人慢了一些,洗漱完后,津津有味地倚着门窗和街坊邻居一道看这难得的热闹盛景。
队伍吹吹打打地游过大半个汴京城,最后来到东城官邸,停在张灯结彩、挂着大红灯笼的元府门口。
这时,元府门口已经围拢一圈听闻消息赶来看热闹的百姓,他们捂着耳朵在爆响的鞭炮声里期待地看向紧闭着的元府大门。
随着礼官大声唱喏的一句“迎新娘”,等待许久的腰间搭着红布的壮汉们走上台阶,喊着口号用力撞向大门。
连着撞了好几下,厚实的大门不堪重负地“哐”一声撞到地上,露出元府内早早汇聚一堂的宾客的脸,内外一阵掌声欢呼,合着《凤归梧桐》的乐声,一身红色嫁衣的“新娘”在喜婆的搀扶下慢慢走了出来。
元映这日起得极早,他虽是男妃,可新娘子的上梳、挂镜、哭床等一礼不落地全要执行,就连梳妆也全都按照女性的模样打扮。幸好这婚服是按照他的身形连夜赶制,倒没发生走一步裙子便掉下的笑话。早上时妆娘还要给他戴女子的步摇钗环,也被他强烈拒绝,换做不那么招摇的镂空金环,将一头如瀑墨发环成发髻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