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段芳菲大婚当日,宣平并没有去参加婚礼,而是在府中等着白羽前来。
白羽穿着斗篷,戴着帏帽从马车上下来,走进了长公主府,所幸如今天气寒冷,这副打扮实属平常,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今天长公主和林言去了东宫;容华公主昨日就被宣平亲自送回宫交给敬嫔了;林家三姐妹昨日也回了林府,今日随各自的母亲去了段府。
无论私底下关系怎么样,面上总得给太子和太子妃面子,没有正当理由的不去参加婚礼可不行。
所以今天长公主府上只有宣平一个主子,宣平就直接在正堂见了白羽。
白羽进入长公主府大门后就将帏帽斗篷摘下了,整理了一下衣着才在小厮的引路下进了前厅正堂。
白羽进入正堂后就见到了端坐在主位上的宣平郡主,白羽急忙撩衣跪下,端端正正的行了礼:“承蒙郡主不弃,助在下脱离苦海,从今以后,自当为郡主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免礼,快起来,你我从前也共事过几年,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说了。”宣平说道,见白羽起来后,命墨香将为他准备好的户籍交给他:“这是为你准备的新的户籍,你看一下,名字就用了你自己起的‘蒋旭’。”
白羽接过来,看着崭新的户籍心潮起伏,这个户籍代表了他与徐州白家的关系结束了,再也不用受白家所制。蒋是他母亲的姓氏,他外祖父只有他母亲这一个孩子,从今后他就是蒋家后人了。
蒋旭(白羽)再次向宣平道谢,宣平又命墨香将一沓纸递给了他,正是从前调查的安王的资料和那天安王对其各种名声的解释:“你先看看这些,看完后我有话问你。”
蒋旭(白羽)阅读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将所有东西看完了。等他看完最后一页,宣平问道:“这觉得安王这个人如何?与太子比呢?”
“安王殿下与太子相比,云泥之别,安王殿下是天上云,太子是地下泥。”蒋旭(白羽)毫不犹豫地说道,“若日后安王殿下继位,实为宣朝之幸。”
“哦,你对安王评价这么高?你不觉得他手段过于强硬血腥吗?尤其是私杀官员、坑杀战俘,这两条拿出一条都够一个武将死无葬身之地了,他不过是沾了皇子身份的光罢了。还有杀人辱尸,怎么看也不是宽仁之相。他若继位,你不怕宣朝出一个嗜血暴君吗?”宣平问道。
“回郡主,在其位谋其政,在下认为安王殿下做出了当时情况下的最佳选择。边关战况紧急,文官们却拖后腿,那就要用强硬手段将他们镇住,给我前线大军一个稳固的后方。至于坑杀战俘、杀人辱尸,对敌人仁慈就是对己方的残忍,尤其是对于犯我疆土的侵略者,无论手段多么残忍那都是他们应得的。”蒋旭(白羽)回道。
“在下认为,一个好的帝王理应对内政治清明百姓乐业,对外姿态强硬傲视群雄,在这两点上太子远远不及安王。”
“太子对百姓没有仁爱之心,治灾三年不思为民,只为钱财和功绩,以至于激起民变;而安王殿下却能在苦寒之地安置了灾民,使其安家乐业。”
“太子为获得朝臣的支持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是纵容;而安王哪怕是处境艰难也不向昏官妥协,反倒逼迫他们改变。”
“至于对外就更别提了,安王殿下十五岁起就奋战在抵抗外辱的前线,奋力拼杀,寸土不让;而太子却是主和派,年年番邦来进贡,太子都主张给他们带回价值超过其赠送礼物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回礼,说是为了显示我朝财力和大国风范,说白了不就是用钱安抚那些小国吗?我宣朝本身就财政紧张,百姓尚且衣食无着,却将财富都送给外邦。”
“既然你对安王评价这么高,你可愿去燕云之地辅佐他,当然若是不愿去也没关系,就留在我身边也行。”宣平说道,并不打算强迫他,毕竟燕云之地条件艰苦,若他不是自愿的,恐有怨言,就会生成隐患。
“郡主已打算助安王殿下夺位了吗?”蒋旭(白羽)问道。
“是。太子如今的行事作风已成昏君之相,对内亲小人远君子、心胸狭隘,对外软弱、毫无血性骨气,若他登基,决非天下臣民之幸。而安王若做皇帝,只要能让他保持初心,我宣朝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宣平说道。
“郡主是打算让在下去燕云之地替您监督安王殿下?”蒋旭(白羽)以为宣平对安王不放心。
“不是,就是单纯让你去辅佐他。”宣平笑着摇摇头,她相信,至少在打败太子前,安王是不会改变初心的。
“看安王殿下在燕云之地推行的政令,他身边应是有个熟悉民生的幕僚,且燕云之地的官员们已被安王殿下收服,在下不知在燕云之地还有什么用武之地?做军师排兵布阵我却是不行的。”蒋旭(白羽)说道,他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去燕云之地有什么意义。
“安王身边都是武将,并没有一个能帮他协调各方、整顿官场、安抚民生的幕僚。燕云之地的官员们听令行事纯粹是被安王吓怕了,并不是真心归附。那些政策也都是安王自己提出的,在燕云之地他理应将精力全部放在对外御敌上,如今却还要亲自操心琐碎政务。”宣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