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抿了口茶,沉吟道,“前几天你说过,两年后,等各行各业发展起来了,就推行先富带动后富的策略,这两天咱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
“有什么问题吗?”许青问。
“有!”
朱元璋道,“时间太长了,你之前也说过,朝廷施政,早一日和晚一日就会有很大的区别,何况是两年?”
许青无奈,“想要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草吧?”
“你这叫什么话?”
朱元璋没好气道,“开海通商之后,那些个富绅赚得还不够多吗?”
他气哼哼道,“虽说他们放弃了土地,但海商的利润远远大于地里刨出的那些食儿,他们何止是吃草,分明是在吃肉。”
“呃…也是。”许青眉头轻蹙道,“可现在搞这一套,还是有些为时尚早,待到各行各业发达后再施行,一切水到渠成,现在……怕是比较困难。”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朱元璋道,“这是你说的,你的思想肯定不滑坡,咱对你有信心。”
你就不能见我清闲着是吧……许青苦笑道,“老大,我都快奔三了,时常感到力有不逮……”
“别贫。”朱元璋认真道,“这件事儿办好,咱给你放一个月假,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许青神色一喜,随即狐疑道,“当真?”
“君无戏言!”
朱元璋拍着胸脯保证,“想要什么赏赐尽快说,咱无有不允。”
“赏赐……”许青道,“再加一个月。”
“10天。”朱元璋一刀砍。
没你这砍的啊……许青退一步,“20天。”
“5天。”
“10天就10天吧。”许青觉得再讨价还价,10天也没了。
朱元璋补充道,“不过你得提前将手头上的事儿处理干净,才能休假。”
“这个没问题。”许青已经开始想着去哪儿玩儿了。
“就知道你行。”朱元璋拍着许青肩膀,道,“注意把握好尺度,不能让人家觉得朝廷是在吃大户。”
“明白。”
朱元璋认真道,“四弟你对大明的贡献,咱都记着呢。
预计年底,翰林院编修就能把元朝历史编撰完成,届时,咱让人为你单独著书一本,和洪武一朝的实录修订在一起,让你名垂青史,供后人瞻仰。”
名垂青史,无数人的终极梦想。
多少人豁出命去,也不过是为了在史册上留下寥寥几笔。
而朱元璋竟要单独为他写书,还和太祖实录修订在一起,其规格之高,圣眷之隆,古今未有。
这几乎等同于将自己拔高到和朱元璋一样的位置,饶是许青不喜名利,也不禁怦然心动。
情不自禁的想到,后世他的事迹出现在课本上,历史老师敲着黑板,‘凶神恶煞’道,“接下来讲长青王,全是重点,记好,要考。”
我改变了历史,也终将成为历史……许青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同时也有些落寞,那些自己终究是看不到了。
许青收拾好心情,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也在看着他,见他望来,咧嘴笑道,“你当得起!”
……
凉亭。
箱子里的冰块儿冒着白色寒气,袅袅的和皮肤接触,冰冰凉凉的,十分舒爽。
许青舒服地靠在躺椅上,翘着二郎腿,一荡一荡的晃着,心中想着如何吃大户……不,如何让富绅们心甘情愿地掏钱。
让富绅掏钱只是第一步,更难的是如何经营、建设,实现工业遍地开花。
当初,他之所以修改大明律,让百姓们可以外出打工,就是为了后续推行工业化的国策。
但他的本意是,在广开海路,大规模经商来刺激工业发展的环境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大明走向工业化。
过程虽然缓慢,但胜在安稳。
可如今朱元璋想要大明尽快达到工业化,就得人为干涉了。
“夫君,你在想什么呢?”
柳叶熙取出一串熟透的冰镇葡萄,剥了皮送到许青嘴边。
许青一口咬下,享受着冰凉和甘甜,呵呵笑道,“皇上又给我出了道难题啊!”
“既是难题,定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的。”柳叶熙柔声道,“适当地放松一下,说不定别有收获,一个劲儿的想,很容易走进死胡同。”
“嗯,有道理。”
许青伸了伸懒腰,这才发现,已经是傍晚了。
不知不觉间,自己已在椅子上躺了两个时辰。
柳叶熙道,“晚饭马上就好了,在这吃还是在大堂?”
“就在这儿吃吧!”许青懒得挪窝。
“嗯,我去跟下人们说说,顺便把太子和公主叫来。”
许青没好气儿道,“那小子又来啦?”
“嗯。”柳叶熙好笑道,“太子跟你亲近还不好吗?”
好啥好,这小子目的不纯……许青翻了翻眼睛,“去吧,我都饿了。”
……
朱标很听话,许青不让他打着怀庆的幌子进后院,他就换了一个妹妹。
主要是父皇很给力,他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