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满脸自惭,“臣,御下不严,有失察之过,请皇上圣裁!”
此话一出,文臣们大感意外,尤其几位尚书,他们都做好被顶头上司甩锅的准备了,不曾想这不粘锅竟然选择了自己扛。
说起来,上演全武行还真不怨李善长,人家一没参与,二没教唆,反而还极力劝阻,这时让他来顶锅,这些文臣颇感过意不去。
曹亮拱手道,“皇上,长青王打斗之事和丞相无关,是臣等的过错。”
他一出头,吏部、户部、工部、几位尚书也跟着出面澄清。
不料他们这一求情,朱元璋更怒,冷笑道,“看这情况,李善长御下很严嘛。”
李善长嘴里发苦,想死的心都有了,他瞥了一眼曹亮,心里大骂:“我谢你全家。”
曹亮看着感动的眼眶通红的李善长,心里默默补了一句:“不谢!”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李善长知道不做出表示是不行了。
于是主动请罪:“左丞相不在,臣这个右丞相自然要担起统管六部的责任,发生这种事儿,臣这个右丞相难辞其咎。”
顿了顿,“臣年纪大了,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难堪大任,还请皇上准许臣辞去丞相之位,告老还乡。”
说罢,屈身拜倒,再不发一言。
朱元璋脸色稍稍缓和几分,语气依旧严厉,“你这是想撂挑子?”
“臣不敢!”
李善长情真意切道,“臣,年纪确实大了,皇上不在朝的这段时间,处理起朝政时,常感到力有不逮,还请皇上开恩。”
“你是有罪,但罪不全在你。”朱元璋语气冰冷,“皆是这些个尚书、侍郎太过放肆,不把你这个丞相放在眼里。”
“臣等,有罪!”
尚书、侍郎呼呼啦啦跪了下来。
朱元璋不搭理他们,而是向李善长道,“看到了吧,他们同进同退,你又如何能管得住?”
一众尚书、侍郎不禁满脸无语,不是你说我们太放肆了吗?
俺们请罪咋就成了同进同退了呢?
李善长也有些懵,他现在也搞不懂朱元璋唱的是哪出戏了。
难道皇上不是要对我出手?
武将们斜眼看着这群文官儿,心中大感快意,文官瞧不起他们,他们也瞧不起文官。
天下是俺们兄弟拿命争来的,你们现在坐享其成就偷着乐去吧,还敢给俺们摆脸色,娘的,真是欠揍!
这时,徐达出班道,“皇上,臣有本奏。”
“准奏。”
徐达道,“六部实权过大,一旦联手丞相根本无法弹压,臣以为,罪不在李善长。”
“臣附议。”
不少武将们出声力挺,武将们对李善长感官都不错。
一来李善长很会做人,从不仗着肚子里有些墨水就自觉高人一等,对他们十分礼遇,尽管做了丞相,见到他们仍是以礼相待。
二来,当初打天下时,李善长作为后勤主管,对军需调度从未拖过他们后腿,明军屡战屡胜,少不了李善长的功劳。
徐达继续道,“臣惭愧,虽担任左丞相之职,却从未履行过丞相职责,论处政能力,臣自认不如李善长,他都弹压不住,若是换了臣,恐怕情况会更加糟糕。”
“因此,臣恳请皇上,准许臣辞去左丞相一职。”
李善长更懵了,同时也感动的不能自已,他万万没想到,徐达会如此为他说话。
尚书、侍郎们一个个心惊胆战,原本以为只是个飞扬跋扈之罪。
罚些俸禄,打打板子也就过去了,现在两个丞相都要辞职,他们是真慌了。
连丞相都被罢职,那他们就不止被革职那么简单了。
“砰——!”
朱元璋一拍龙书案,恨声道,“一个个都要请辞,这丞相之位谁来顶替?”
徐达拜道,“皇上息怒,臣以为,不管谁担任丞相之位,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六部主掌所有政务,若沆瀣一气,换谁担任都无法弹压。”
“那你的意思是……?”
“臣以为,不若直接撤下丞相之职,由皇上亲自管理六部,圣明无过皇上,有您亲自执掌六部,便不会再有如此荒唐之事。”
朱文正出班道,“臣附议,恳请皇上裁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只有天子当国,上通下达,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尚书、侍郎闻听此言,尽皆大惊失色。
但想到自己还不知是什么下场呢,这时若是再强行出头,弄不好命都得搭进去,谁也不敢先出头。
这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皇上,万万不可啊!”
朱元璋循声望去,沉着脸道,“张昶,你有什么高见?”
张昶颤颤巍巍道,“皇上,自春秋以来,历朝历代,无不是天子坐朝宰相治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皆是如此,此制上合天理,下合国情,万万不可轻易废除啊。”
曹亮也跟着道,“臣附议,圣明无过皇上,然,后世之君却难保个个都如皇上圣明,宰相制的存在可以辅佐后世之君。”
“皇上三思啊。”
文臣苦谏,“宰相制存在了近1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