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与曹操等人寻着少帝正往京师回赶,忽见前面有一大队军马奔驰而来,旌旗蔽日,尘土飞扬,众皆大惊。等这支军马走近了停止了前进,袁绍推马向前,高声喝问,“来者何人?”
从对面马队里冲出一将,头戴紫金盔,身披皂金甲,但见此人生得肥头肥脑,体阔腰粗,满脸的卷毛胡须、鹰勾眼、大塌鼻,面容似笑非笑,面相极其凶恶。此人吁住马,厉声问道,“我乃西凉刺史董卓也,天子何在?”
司徒崔烈上前呵斥道,“尔竟敢拦阻道路,赶紧闪开!”
董卓骂道,“我为救天子昼夜三百里路而来,谈什么避让,不信我斩了你的脑袋!”
崔烈见董卓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没敢再言语便退到一边,陈留王刘协推马上前,正色问道,“你是来护驾的,还是来劫驾的?”
董卓见是一小孩提马上前喝问,不觉惊异,便仔细观看,但见这小孩也就八九岁的年龄,生得玲珑俊俏,端庄稳重,并不认识,于是便道,“前来救驾。你是何人?”刘协道“我乃陈留王刘协是也,你即来救驾,天子就在眼前,还不下马跪拜?”
袁绍和曹操拥少帝而出,董卓与众将慌忙下马,拜于道旁。袁绍等人护送少帝打马走过。
少帝走到董卓面前侧目一看,正好董卓抬头,见董卓面貌甚是凶熬吓了一跳。袁绍等其他人对董卓知之甚少,甚至还有不认识的,可曹操对董卓十分了解啊,曹操与董卓共同与黄巾军作战过,那时董卓身边没有几员大将,但今天不同了,董卓身后跟着五员大将,除董卓的女婿牛辅和董卓族侄董越外,其他的曹操一个也不认识,在前面的这三员大将分别是段煨、胡珍、徐荣,而在他们身后还有李傕、郭汜、张济、张秀、李肃、李儒和贾诩,他们都衣甲鲜明,各持兵器,让人看后不禁胆寒。曹操暗自吃惊。
董卓待少帝一行人走过之后这才起身,鹰眼一转,冲部队一挥手,随后跟上。转脸对女婿牛辅道,“我观天子孱弱无能,不足以当大任,而陈留王刘协年少聪明,是块当帝王的材料,我想废而另立,你看如何?”
牛辅道,“岳父大人,我等雄兵屯住京师,力压群臣,到时岳父高处一呼,哪个敢不从?”
“然也。”董卓大喜。
少帝回到宫中,与太后相见,相抱而哭,众百官检点宫中器物,唯独不见了传国玉玺,四处搜寻,也无结果。
第二天早朝,百官都到,董卓率一队铁甲兵入城,飞马奔驰,城中百姓慌走躲闪,惊恐不定。
朝堂之上,董卓带剑立于群臣之首,往下依次是太傅袁隗、太尉杨彪、司徒王允、光禄大夫兼城门校尉朱儁、尚书卢植、议郎曹操、袁绍等人,少帝经过这十几天的宫庭之乱受到很大的惊吓,今天眼前又忽地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他更加显得拘束不安,群臣们朝贺过后,他颤弱地道,“今朕得以平安,多亏了……众爱卿的营救,特别是……董将军,董将军想要什么封赏?”
董卓回道,“回皇上,自何进被十常侍害之后,大将军之位空缺,臣请皇上封臣为大将军便可。”
朝堂上一阵小声地骚动,董卓鹰眼一转,面露杀气,朝堂上又恢复了平静。少帝道,“准,就封董爱卿为大将军。”“谢皇上。”董卓弯腰冲少帝施了个礼。
董卓小眼转动环视了一下众臣,道,“今皇上得以脱险,也多亏了众臣工的努力,今后,你我当共同努力孝忠于皇上,铲除奸逆,还天下以太平。”就这样,董卓带兵入京,轻易地便坐上了大将军之职。一连数日,董卓率铁甲军往来城内,肆无忌惮,百官见了没有敢谏言者。
这一天,并州刺史兼持金吾丁原与义子吕布来朝觐见新帝。丁原见董卓的人马吆喝着奔来便忙闪到一边,丁原望着他们急驰而去的背影不由眉头一皱。
京城这两天刚刚经过宦官之乱,朝庭上下及民众都还心有余悸,这董卓又引大军在城外驻扎,往来京师,都有铁甲军护送,其嚣张气势不言而喻。
丁原想想天下刚平定了黄巾之乱,世间方平,十常侍又祸乱宫庭,如今十常侍也被诛灭,各地军阀势力却又渐露头角,强权压主,奸臣肆孽,天下风云不定,丁原对这动乱的世界深感担忧,不觉叹了口气。
吕布见义父丁原皱起眉头,便问道,“义父,此是何人?竟敢带铁甲兵入城早朝。”
丁原道,“此是董卓也,剿黄巾军身无寸功,却做上了西凉刺史。”
吕布道,“是不是那个被何国舅召来的董卓?”
“正是,”丁原怏怏地回道。
“哼!”吕布不屑地一笑。
早朝回来,丁原来到袁绍府上,对袁绍道,“董卓身无寸功却自视其高,今宦竖已灭,他仍驻重兵在城外不撤,我看董卓有不臣之心,应当设法将他除掉。”
袁绍道,“公言甚是,可朝庭新定,一切才刚刚安定下来,暂时不易再发事变。”
丁原刚走,尚书卢植又疾步走入,卢植道,“董卓大军赖着不走,必有异志,我们应当防着点。”
袁绍点头,“再过几日我当奏明皇上,让董卓搬师回西凉。”
一连数日,董卓见百官对自己的行为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