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六百八十二章 清洗弊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八十二章 清洗弊端(2 / 3)

要对大汉超多的舆论渠道进行彻底的掌控。

从今往后,地方宣传将成为政府的喉舌,不再成为私人的舆论工具。

这一举动在民间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而且受到的阻力非常的大。

毕竟宣传舆论渠道是地方今文系士族百多年来累积起来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

如今朝廷直接就要没收了他们的武器,这岂不是等于就要动了他们的奶酪?

试问这些家族怎么可能容忍?

但问题是,河北方面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不用往昔,大公报自从在河北兴起以来,属于河北本地望族的舆论渠道本来就所剩无几,想要在河北境内肃清这些东西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或者说河北境内本来就已经没有多少属于私人的舆论渠道了。

而眼下,关中境内经过叛军的一番劫掠,再加上几场大的战争,地方动荡,百姓流离。

如今,关中境内好不容易归于平静,而刘俭在这个时候突然要掐断地方的舆论渠道,关中和司州境内的今文系士族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反抗。

战争拖垮了他们的资源和势力。

但凡有反抗的,不遵命朝廷命令的,全部由朝廷直接制定严格的法律论罪。

当年在河北制定的《冀科》,经过这么多年来在河北的实施与更改,其律条已经相对于完善。

相比于大汉朝现在使用的汉律,《冀科》的法律经过这么多年的完善,其律法更适用于现在新建的大汉朝帝国。

为了能够让国家更加有序的运转,刘俭的丞相府与廷尉府一起针对现在的汉律进行了更改。

荀攸、荀彧、贾诩、田丰、沮授、审配等老牌冀州名士皆参与到了新兴的大汉朝律法的制定当中。

依照《冀科》的条例,这次针对民间的这些官方舆论渠道整改,但凡有人敢违背朝廷的旨意的,其惩罚方式相比原先的汉律来说,确实是严格了不少。

这就让朝廷中的很多人心中有了怀疑。

他们认为,冀科的调理未免过于严苛,有些不适合全国,毕竟,过于严格的律法可能会导致民间的激变增多。

但是刘俭却认为,大汉朝这百年来在律条方面做的过于松散,那些权贵望族,因为钻法律的漏洞,或是兼并土地,或是圈民偷税,导致国家如今出现千疮百孔的乱子。

若是能够针对实际势,早一点更改法律,并将法律严格的执行到底,想来就会让现在的情况好上许多。

所以,严格的律法和贯彻的执行,对于现在的大汉王朝来说非常重要。

而紧接着,刘俭又开始扶持起了大汉朝王朝中的古文经学派,以及其他正在新创的延伸学派。

这就已经开始往今文系学派的根儿上、祖坟上刨了。

很快,各地开始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动乱,那些今文系学派的家族利用他们现在所剩的余力,开始在地方煽动民众造反,并组织叛军来表示他们的不满。

但是刘俭现在这样做,就是要让他们一个个的快一点现出原形。

想要在平静中改革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改革都伴随着流血与牺牲,这一点,刘俭心知肚明。

他急令关中的军队、三河的军队,包括河北的军队,以及徐州刘备的军队,开始在各地平定暴乱。

而那些胆敢煽动乱民的今文系家族,只要查明了证据,一经揪出,绝不顾及颜面,直接抄家灭族。

这样做虽然会在短时间引起较大的动荡,但是就长远来看,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毕竟如果刘俭将来要东讨西凉,或是南下对付袁绍、曹操、袁遗等人的话,后方一定要保证稳定。

以免到时候袁绍以他家族的体量,在自己的后方煽风点火,或是在朝廷中暗中闹事,这对于刘俭来说还是非常不妙的。

就算是势力再大,也不能够忘乎所以。

随后,乘着各地暴乱的时候,刘俭开始命人进入兖州,占据了兖州的主要郡县城池。

兖州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真空地带,只是有名义上的太守和地方家族,但是却没有一个诸侯愿意占据这里,因为昔日的兖州是董卓、刘俭、曹操、袁绍等人的中间缓冲地带,这里是他们四个人的战场,昔日繁华的中原成了大汉朝战场的正中心,到处都有逃难的人,田地荒芜。

但是现在刘俭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他觉得是时候让黄河沿岸的这一带的人民恢复正常的生活了,他要用他的实力来保证兖州也逐渐向关中和河北一样。成为一个富足的地域。

但是兖州的残破程度相比关中来说更有甚之,肯定得需要一番费劲的治理,不过有点相信这件事是难不倒的刘俭的。

毕竟河北这些年来所做的积累太多了,河北有足够的实力将储存的资源分配给各州,让各州都能够均衡的发展,恢复大汉朝最鼎盛时期的国力。

而且为了稳定局势,刘俭又升迁了几个人。

其中牵招为河南尹,史路改为大汉的典农校尉,负责官方所有的屯田事宜。

另外,刘俭改太学为国立大学。

刘俭本人兼国立大学校长。

郑玄由河北大学经学院院长改为国立大学经学院院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