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五千四百五十八章 约定门生治青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千四百五十八章 约定门生治青州(1 / 2)

老祖刚才一直没有开口,眼中光芒闪闪,显然是在思考,听到了这话后,他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我赞成黑袍尊者的话,吴地的世家,仍然会在北伐成为定局,不可改变和扭转的情况下,转而与刘裕合作,因为,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斗蓬有些不服气:“何以见得呢?攻取青州,他们也没捞到多少的好处啊。”

老祖沉声道:“青州是青州,中原和关中是另一回事,因为这涉及到晋室政权的合法性,也涉及到这些家族的祖坟籍贯所在,琅玡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若是连老家都一直在胡人手中而无法夺回,那作为这些世家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血缘传承,郡望祭拜的这一套,就搞不起来了。以前东晋实力弱小,但也曾经多次出兵北伐,为的就是这个大义的名份,现在刘裕若是一统南方,兵强马壮,又有何理由阻止北伐呢?”

说到这里,老祖的眼中冷芒一闪,沉声道:“上次北伐南燕,举朝上下,除了几个人以外都反对刘裕,尤其是世家高门是一边倒地反对,是因为所有人都对战胜北方胡人的铁骑,没有任何的信心,东晋开国百年来,到北方去和强大的胡人铁骑作战,在刘裕灭燕之前,从来没有实现过,每一次一打,就是损兵折将,丧师辱国,连京口这样的地方,也是白幡遍布,家家丧事,可以说,哪怕是京口人,大晋最敢打,最不怕死的这个地方,也对战胜胡虏,没有把握,更何况是公认天下骑兵最强的慕容氏南燕了。”

“可是灭燕一战,临朐和广固两战,刘裕都是在正面干净漂亮,毫无争议地击垮了以铁骑为核心的慕容氏大军,打垮了他们的俱装甲骑,百年来晋军,或者说中原王朝以车步为主的军队,第一次面对骑兵集团,大获全胜,若是说在淝水之战和之前的洛涧,君川之战中,晋军的胜利是秦军的失误导致,可伐燕的这两战,作为燕军指挥的黑袍慕容垂,本身也是战神一样的人物,两战的指挥也可以说是奇招妙术尽出,作为兵家来说无可指责,最后的失败,只能证明,北府军的战斗力,已经强过了慕容氏的铁骑,这不仅是战术的胜利,更是军队素质的全面胜利,也证明了南方的步兵,完全可以在正面战场上,打垮北方铁骑!”

斗蓬叹了口气,语气也缓和了下来:“这么说来,老祖认为,若是吴地的世家贵族认定了北伐可以取胜,那还是会支持刘裕的了?”

老祖点了点头:“我认为会是这样的,吴地毕竟太小,土地有限,而世家贵族因为有富贵,可以多子多孙,所以几十年,上百年下来,子孙繁衍越来越多,这会导致后面的土地和庄园越来越不够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庾悦之所以想带着大部分的直系庾家成员,去到江州,荆州另寻家园,也是因为在吴地的土地,庄园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以前是手中有权,可保后世的产业,但现在刘裕上台,大搞什么无功不受禄,非功不得爵,无爵不得官的这套,这会让文武原来殊途的现象,得到彻底的改变,换言之,以前的武夫丘八们,以后也会加入到抢夺田产的行列里,而本家的子侄,却不一定能象以前那样,靠了手中的权力强保自家的产业,甚至是去抢夺别家的产业,因此,早作打算,预留退路,会是大多数的世家必然的选择。”

“北伐不仅仅是一个大义的名份,也不止是打回老家,夺回祖坟的子孙尽孝行为,其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占有了新的土地,可以夺取更多庄园,田产的结果,无论当地豪强地主是否会早早归顺,总会有大片的新征服土地,可以分给出钱出粮出人力的吴地世家,让他们有机会去占有北方的土地,别说北伐了,就算这回消灭天师道,同时进一步地在平叛之战中强行没收一些以前荆州,江州的土豪地主的领地,也给了这些吴地世家向外扩张的好处,只要他们的子侄能到这些地方当官,那就一定可以按自己的爵位和战争中的贡献,去圈占当地的耕地。”

“其实在青州已经是这样,只不过因为不少世家子弟,还是怕到青州这种跟北方胡虏国家接壤的地方,所以本人不敢前去,而是让一些管事,或者是幕僚士人们过去代管,可是不管怎么说,很多原来属于慕容氏部落,或者是韩家,封家这些被消灭的汉人大豪强地主的土地,也归了这些吴地世家的名下,加上不少并没有什么产业,但想着靠建功立业而搏富贵的中下层士族,也纷纷前往青州,通过那个什么蓝翔吏校的培训,可以出来担任郡县官吏,这对中下层士人来说,是绝好的上升空间,是他们在扬州,豫州这些早就官满为患的地方,不可能拥有的机会。”

斗蓬点了点头,正色道:“我知道不少这样的情况,但这种合作,是离不开吴地世家的同意的,那些在蓝翔吏校,不结交权贵,只想着自己发达的士族,多半是留不下来,会给本地的豪强地主排挤赶走,只有背靠了吴地的世家高门,取得了他们的推荐,然后可以在当官为吏的时候,照顾好这些世家在当地圈到的土地庄园的利益,这才可能立足于当地,在世家贵族们派出真正的自己的子侄到当地上任之前,会是这些投靠他们的代理士族,来保护世家贵族在当地的利益。”

黑袍笑道:“是啊,很多中下层士族也有点明白了这点,于是靠了门生,诗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