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建逍遥搂(2 / 3)

时节说兴替,竹杖蓑衣归”

晚霞披在塔峰,栖霞寺的钟声惊起大群的水鸟,又投入东江水面,苇塘芦絮轻摇。

史格的落寞与邓紫光的欢愉格格不入,他看着巨大的枫树将金黄的叶子撒在流水中,安静而深绿的水面波澜不惊,把美丽的叶子悄悄带到远方。

世界终究还是你们的。

逍遥楼建成的开楼仪式上,邓子光与史格共同为匾额《逍遥楼》揭幕,史格写下堂联。众道童吟唱《苏遮幕. 逍遥楼》

?信风地,艳阳天,

?稻粟夹岸,商旅多熙攘,

?踏歌声和涧溪来,

?万千百转,桂子满城香。

?舜华冢,湘君南。

?从未相离,

?百粤共始安,

?英雄驯蜼除蚺处,

?大河伏波,七星上尧山。

粟英与众仡伶多声部歌声加入。粟牛带仡伶跳芦苼。

桂林铜工、火要兵、街坊等各傩戏队,腰鼓队加入。学宫学童随邓子光颂祭文:

“《左传.襄公》、《史记.楚世家》、《岭外代答》记载,始安初名零陵,其名来自公元前560年以前,楚人治舜帝故地,寻舜陵不遇而名零陵。”

“自楚共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始安得入文明。”

“秦并天下,略定杨粤,设岭南三郡,始安在桂林郡。”

“自晋设始安郡,天下雅士云集于此,从此以明山秀水显于世。”

“唐初李靖镇守岭南,以始安为逍遥之地,铭感而建唐楼以传世。”

“唐楼逍遥自建成后,几经战火,数番浴火重生……”

在祭文的吟诵中,被祭者的马暨、黄文政、邓得遇、邓子荐、娄广智、霍公明、峒獠苏俄、细麦、婴上等人从四周山峰中复活,逐个化入,加入各自人群。

多耶(侗歌)声弱,赵姮产下一子,一声婴啼,

多耶声强。

傩声加入,铜工铸成“桂匽钟”,钟声响起。

钟声渐远,东边释迦寺,栖霞寺的钟声加入,南边开元寺,西边西山寺钟声加入。

邓子光眼含热泪,目光看向木梁上彩绘,画中题《小重山.秋江小令》:

小重山.醉仙楼

竹簾半拢,

藤花一架,

书卷气穿壁,

稻粟人家。

吊金鱼,

停酒茶,

山涛云汉处,

涓流喧哗衣冠家。

——秋江小令

注:

一,齐化门为大都东城墙之南门。故事是元世祖时期,此时尚未建瓮城,真实情况是元未至正年间忽忽建成。

二,刘秉忠死后才封常山王。小说在此主人公为辞谢封赏自己找理由,故意说先贤也辞归过。

三,元朝收集了辽金宋乐器和曲子,宫庭祭礼用乐曲目是明朝的四倍以上。朝庭中养乐户二百,元带的乐队阵容最强大,是明朝的四倍以上。在元礼乐志中,宫中设有多种鼓,其中晋鼓最大。刘秉忠领中书时令各县设县乐班,本意以礼乐教化于民。

四,羯鼓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两面蒙皮,腰部细,发出的音主要是阳律第二律一度。唐宋时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明朝虽然去胡化对乐器和曲目进行了删减,但依然有些在民间保存下来。比如今天有些西南少数民族演奏的胡琵琶就是元朝县乐班传到民间。

五,本曲参照元史礼乐志中宗庙祭祀词改编为祭孔词。

六,静江府东江桥到伏波山两地正中间有行春门,逍遥楼北面,今王城东门外。

七,《宋史.西南夷志》岭外嵠峒俚獠常祭祀常有狗血。今广西各地动土时多有上俗。

八,静江府东城由青带桥到到叠彩山段,是唐城与宋城组成,据广西通史,宋赵兴霖修宋城高一丈五尺,护险墙高四尺半。总高不过六米,由两道城夹城,是古代城防比较高级的防御工程。逍遥楼建于唐城之上,是根据唐代城楼制式确定。桂州东城临河,地势卑下,建楼除战时为敌楼用,平时可作观楼。本世纪初建桂林气象局宿舍,挖出城基料石、条石,城基东侧外六米处,挖出魂瓶和洪武通宝,证明所发现城基是宋城外墙。由于逍遥楼建于唐朝,帮推定,逍遥楼在此墙基延长线的内侧。

九,本地风俗,宰杀牺牲,退毛后还应用稻草烧过,用刀刮净,这样不仅是带神灵带去一点烟火味,更会美味且卫生。

十,《元史.卷一百二十八》阿里海牙传:“静江以水为固,改筑堰断大阳、小溶二江,以遏上流。决东南埭,以涸其湟。”小溶江是东城漓江水源。大阳江是西城濠水源,通过西湖注入西城濠,又从西城濠向内城水系供水,每日定期从癸门旁水门排出城内污水,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