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一百六十七章 老朱问科举苏璟的课后作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七章 老朱问科举苏璟的课后作业(1 / 3)

刘伯温说的那是心甘情愿,心服口服。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并没有把第三道题拿出来,而是问道:

“伯温啊,你以为科学一道,于大明到底有何意义?”

科学!

这是朱标上次回来之后,在朱元璋耳边念叨最多的。

只有科学,才能提高大明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

而人口,便是一个封建王朝国力的印证。

“科学?”

刘伯温微微一愣,问道:“陛下所言,是科举之学吗?”

在明朝,科学这个词虽然已经有了,但与现代的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

科举之学?

朱元璋也是被刘伯温这一反问搞的有些懵。

朱标是和他解释过科学的内涵的,但此刻老朱并没有和刘伯温解释,而是将错就错道:“算是吧,伯温,明年朕就要重开科举了,伯温你有什么看法吗?”

科举的事情,也是朱元璋烦忧的一件事。

刘伯温顿了顿,说道:“陛下大善,科举重开,遴选大明人才入朝堂,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漂亮话刘伯温还是会说的,况且科举之事,本身也是有着诸多好处。

刘伯温自己是读书人,这事肯定是支持的。

朱元璋却是微微一叹道:“可惜啊伯温,苏璟那小子却说这一次的科举,举办完就得停。”

在刘伯温面前,老朱并没有隐瞒苏璟的事情。

毕竟刘伯温已经知道了很多苏璟的大不敬之言论,不在乎多这一点了。

“陛下,苏先生真这么说了?”

刘伯温脸色微变,朝着朱元璋确认道。

朱元璋点头道:“自然,只不过他没说到底是什么原因,朕也颇为苦恼啊。”

好好的科举,本来是大好的事情,心情也相当的不错。

就因为苏璟的这一句话,直接让老朱的好心情没了。

难受!

相当的难受!

刘伯温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便沉默了。

赋闲在家的日子,他深刻的研究了苏璟所言的王朝覆灭论,无论是封建制度,还是天象气候等。

遍寻古籍之后,他对于苏璟所言那是五体投地。

这会苏璟在刘伯温的心里,那和天上的仙人没什么两样。

所以,苏璟说科举会停,刘伯温没有丝毫的怀疑。

他现在想的是,为什么科举会停?

“陛下,臣可否了解下明年科举的全部章程?”

刘伯温朝着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回答道:“自然是可以,因为是大明朝的首次科举,所以此次科举由朕主持.”

老朱侃侃而谈,把科举的详细内容说的很清楚。

毕竟是大明朝的第一次科举,朱元璋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全部的细节,他都知道。

“大概就是这些了。”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朱元璋总算是说完了。

刘伯温听完全部,脑海中不断的思考着其中的问题。

苏璟说会停,那肯定有理由,这理由到底是什么?

科举的章程,其实历朝历代都大同小异。

朱元璋初次定下的科举章程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属于省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参加考试的是一些通过州县考试的“秀才“或生员,他们考中后就成为“举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

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第一名为“会元“。

会试中式者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也就是金銮殿上朱元璋亲自出考题现场作答。

考中者分三甲,其中一甲只包括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统称“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统称“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统称“赐同进士出身“。

通过参加殿试中进士后,统统被授予官职。

一般地,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甲、三甲考选庶吉士者可为翰林官。

其他则被授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国子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

考试内容上,以四书五经为命题范围,八股文为答题规范。

刘伯温整体上停下来,并没有觉得有任何的问题。

元统元年,刘伯温便参加了元朝的科举,还中了进士。

他是亲身经历过科举的,朱元璋这次的科举制度,他一时间是真没看出啥毛病来。

“怎么样,伯温,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朱元璋朝着刘伯温问道。

他本来倒没有想问科举的事情,只是刘伯温误会了科学一词的含义,便聊到了。

既然聊到了,老朱也是很想知道刘伯温到底是何看法。

刘伯温回答道:“陛下,臣愚钝,尚未看出有什么错漏,或许苏先生所言并一定代表的是科举制度的问题。”

若是苏璟在这,肯定要扣一波666了。

刘伯温的脑子转的还是快的,这科举叫停,也不一定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