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8 宅虎(1 / 2)

这里的小河里面淤泥很深,至少也有二十多厘米。

而大量的淤泥中,温晚晚看见了不少透气口,根据大小和地理位置,几乎一瞬间就得到了这是泥鳅的答案。

温晚晚将摄像头挂在了一旁的树上,随后缓缓走进了淤泥中。

确定了直播间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后,温晚晚也开口解释了起来。

“泥鳅在我国分布广泛,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美食。”

“今天和大家说说捕捉泥鳅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叫做笼捕,除了泥鳅冬眠的时期外,几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捕捉。”

“一般选用须笼或黄鳝笼捕,水温在十八到三十度之间的时候,在笼中放上可口香味的饵料团,如炒米粉糠、麦麸等,通常来说一小时左右就能收笼。”

“也可以选择将笼子放在水流比较湍急的位置,不过只适合泥鳅资源丰富的地方。”

“第二种方法叫做拉网,这种方法通常都是在一些池塘的位置使用,通过一些香味浓厚的饵料让泥鳅聚集,一网下去,收获绝对不少。”

“不过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除了泥鳅数量极多的地区外,大多数都会捞上来其他的杂鱼。”

“第三种方法叫做鳅袋捕捉,通常是用于稻田内,选择晴天白天,先将稻田鱼溜、水沟中的水放净,等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

“在袋内放些树叶、水草等,并放入饵料,泥鳅到袋内觅食,即可捕捉。”

“基本上一晚上的时间过去,一个捕鳅袋能收货十几条大泥鳅。”

停顿了片刻之后,温晚晚也压低了自己的身子,方便观察脚下的淤泥。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这种,叫做干塘,也被称之为徒手捕捉。”

“泥鳅这种生物钻入淤泥中的洞呈现着圆形或椭圆形,还会留有一个小呼吸口。”

“一般成鳅洞径在一到两厘米,在大片的淤泥中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想要捕捉到淤泥中的泥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准狠。”

“泥鳅在淤泥中不会藏的很深,大概是自己体型大小乘二的距离。”

“确定好了大致的位置,剩下的就变得简单了很多。”

说话间,温晚晚拿着小铲子对准眼前的这个小洞泥狠狠地一挖。

大片的淤泥带着一条肥硕的泥鳅就飞了起来。

温晚晚手疾眼快直接将这条大泥鳅丢进了袋子里。

“这种方法需要经验,如果有想要尝试的观众,前期大概率是失败较多。”

“不过等到熟练了之后,这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办法。”

温晚晚虽然不经常去挖泥鳅,但本身不管是力量还是视力都远超普通人。

对付这些藏在淤泥中的泥鳅,完全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最多也就是错误的判断了泥鳅的大小,一铲子下去一条变两个半条而已。

前后耗费了二十多分钟,看着已经足够一盘菜的泥鳅温晚晚走到了岸边稍微清洗了一下自己和泥鳅。

随后用带来的大水桶灌满了一水桶的水,朝着东北虎的山洞赶了回去。

在东北虎的领地内,这一路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句平安无事了。

毕竟在东北,这家伙除了成年的黑熊敢反抗一下之外,大部分动物都是它的口粮。

而在它的地盘上,压根没什么动物敢随便发出声音。(傻狍子除外)

“站长,你回来了!”

温晚晚刚刚踏进山洞,就看到白函正努力的帮着东北虎打包好睡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干草。

“你收拾这东西干嘛?”

“这家伙要,而且不只是干草。”

说话间沈南的手也指向了山洞的角落。

入眼,一张熊皮正被东北虎摊平,旁边还放着许许多多的骨头,大小不一,显然是许多动物被吃剩后的残渣。

温晚晚将摄像头粗略的照射了一下这一大堆的骨头,随后也开口给直播间的观众解释了一下。

“有收集癖的不单单是人类,很多动物也有这个习性。”

“就像是梅花鹿,可能看到一朵花好看,就总想着尝尝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还会用自己的气味做一个标记,相当于自己把这朵花收藏了。”

“而这只东北虎的收集癖,体现在了这些骨头上,基本上百分之八十都是腿骨,而且被啃得干干净净,看不到一丝肉。”

“上面的牙印有大有小,很明显这一大堆是这只东北虎不知道搜集了多久的。”

“按照人类的思路来理解,这些腿骨对于东北虎而言无异于宅男那一整墙的手办。”

“别说搬家得带着了,就是命没了这些手办都要完好无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