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语气冷冽如霜, 夹杂了些诧异和意味不明。
早上第一节课通常容易犯困,夏安夷打了个哈欠:“对啊,郑国渠, 有什么问题吗?”
嬴政提笔在这两个字上, 画了个显而易见的圈, 等着历史课继续往下讲。
【一般经常出现的考题, 是关于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位置。】
【其中都江堰坐落于秦国的巴蜀,也就是如今四川盆中的岷江上。而郑国渠就在关中地区,咸阳中的泾河流域。】
嬴政若有所思。
他多少曾听说过一些, 多年前秦国攻下巴蜀后, 都江堰便由一位蜀郡守开始督造。虽不知目前有没有竣工,但巴蜀确实已少有水旱的消息。
没想到这简单的水利,不仅缓解了一时的灾情, 还深深影响并留名于后世。
记住对方叫李冰后,他又侧耳去听后面那个, 名字略带点诡异的“郑国渠”。
嬴政先前未听到过“关中”这个称呼, 还在思索这是哪里。下一秒, 听到了其位置也是在咸阳里。
嬴政:“??”
他微眯了下眼, 语气不明:“既然建于秦国的咸阳城中, 为何它的名字叫、郑国渠?”
而修建者, 竟还与不久前那讨人嫌的家伙, 同一个名字, 真是太不吉利了。
夏安夷被问得一脸懵:“……”
对方的杠点, 怎么越来越奇怪了。
【两个考点中, 比较重要的是郑国渠。它开凿于秦王政元年,也就是始皇刚登基的时候。】
听到这里,嬴政眉梢轻动。
所以, 能建造出郑国渠的人,同他处于相同的年代?或者说,可能已经在秦国的咸阳城里了。
嬴政借着烛光,盯着眼前绢布上的“郑国”二字,神色幽暗不知在想什么。
夏安夷瞥了眼APP上,团子小人一动不动的神态模样。
她轻叩桌面,发出响声惊动对方:“你不继续写笔记了啊?”
今天卷王怎么不卷了?
难道是看不上这郑国渠?
见对方如此目光短浅,夏安夷肃了神色,开始长篇大论起来:“曾有伟人评价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基建对一个国家还是很重要的。”
嬴政当没听见。
她说完见他不搭理,又轻轻吐槽了声:“真是看不出来,明明你跟政哥是一个辈分的。”
“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果然真卷王和假卷王,还是有点区别的。”
被暗暗拉踩的嬴政,不免有些心情复杂。
他察觉到对方的弦外之音,刹那便抓住了关键的信息:“所以你这些日子来,变着法拐弯子,是在、试探、我的身份?”
夏安夷语气诚恳地否认:“没有啊,我就是比较善良,关心你一下而已。”
嬴政望着光幕,眼底带上深意。
该怎么说呢,对方迟钝归迟钝,倒勉强也能从一些只言片语中,浅浅推测出这些。也不算太笨。
但嬴政觉得对方没那么聪明,他暂时不用担心掉马的问题,便没什么波动。
片刻之后,却又觉得生气。
都已经推测到这一层面了,她居然不继续往下推测,明明距离真相只有一步之遥了!
怎么,是觉得他跟“千古一帝”有云泥之别吗?
嬴政语调带着轻讽:“你若是当细作,怕是第一时间,便被发现、严刑拷打、然后屈打成招了。”
“然后被人发现,你什么都不懂。”
夏安夷:“……别吵了,你听不听课?”
【比起远在“蜀道之难”、不便运输的都江堰,郑国渠对于秦统一六国,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因为它使贫瘠的关中地区变为了粮仓,为统一战争的物资作了充足的准备……】
嬴政缓缓又开始动笔,大体记了这“郑国渠”的位置和一些特点。
毕竟他看不上的,不是郑国渠,而是勉强算碰瓷的另有其人。
尤其听到“粮仓”二字,笔尖稍稍用力,墨迹力透绢布。
【不过说起郑国渠,这里也有个有趣的故事。】
夏安夷平时背起考点来非常摸鱼。但每当听历史老师唠嗑野史之类的,总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听。
【郑国名字虽叫郑国,但其实是战国时的韩人,他为什么会跑来秦国修水利呢?】
她不由吐槽:“名字叫郑国,出身是韩国人,最后跑到秦国干事,这是三角形间谍吗?”
嬴政听到“韩人”一词,原本若有所思的眼神,刹那更深了些。
若说名字和时间是巧合,如今出身也能对上。
尤其是他还记得,路途中那天性狂妄的郑国,偶然瞥见他手里有关皇陵的图后,还眼眸微亮地念叨过“水利之术”。
看模样,祖辈的盗墓之术他没学明白,对这“水利之术”却是极有兴致。
为此对方嘴上敌视秦人,却还偷摸着想窃图纸,最终惹恼了他,被反手送进了咸阳大牢里。
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