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客观性还是毒辣的点评,都是在线的。但万物皆有时代的局限性,偶尔掺杂了些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对方在写秦始皇时,明线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载他的生平大事。暗线则在探讨秦朝“成败兴坏之纪”的缘由。
她印象最深的便是,篇末中引述了贾谊《过秦论》的内容,并有了那句著名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后世对于秦朝灭亡的□□论,也基本自此盖棺定论。
但近来也有纷争,认为太史公是夹带私货,恶意抹黑秦始皇,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她顿了下,迟疑着开了口:“所以你的意思是?”
嬴政似乎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除了焚书坑儒,其它的事众多的国君都做过,而当前只有桀、纣之流被称为暴君。”
“夏桀修瑶台,荒淫无度。商纣则酒池肉林,有炮烙之刑。”
他显然对“暴君”这个称呼很不满,进行了强有力的辩驳。
“更何况连焚的是何书,为何下令坑儒,都未解释清楚。”
“虎头蛇尾,何来史书的公正性?”
他拾起了方才刺下的帷幔,眉眼的冷意未能褪去,仿佛没有打消把她的电脑砍了的信念。
夏安夷:“……”
她顿了下,发现自己说不过对方:“那个啥,你非要这么说的话,就有点杠精了。”
焚的是除医药、占卜、种植之外的书,用最高的效率促进了大一统,但不能否认对文化的摧残。坑的是坑拐蒙骗的术士,但也被有心人编排,扰乱了本就没有彻底一统的民心。
当然,历史上的大一统皆是带着鲜血的。历史本身往往充满悖论,所以才有那么多争议。
但这些从不妨碍秦始皇本身的伟大功绩。
不然他也不会被写在人物史的第一页,也成不了史圈的传奇顶流。哪里有他的名字,哪里就能掀起腥风血雨。
她想到对方是个古人,听不懂一分为二、对立统一、朴素唯物辩证法这种词。
只能敷衍着道:“好了,老师开始布置作业了,你还是闭嘴吧。”
倘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室或是贵族子弟,不必拘泥于几千年后的事儿。他知道的再多,除了因为本身的认知鸿沟而苦恼,又如何改变历史洪流?
嬴政:“……”
他面无表情地收回刀,在寂静的夜里传来清晰的一声响动:“作业又是何物?”
先前有“考点”,如今又有“作业”。
每当他想听什么,一旦讲到关键之处就没了。如果他来到后世,就知道这个情况类比放了钩子后又卡文,或者追到一半突然停更的电视剧。
夏安夷想了想,尝试着给他打了下比方:“你们有科举制不?有书院不?就相当于……”
她脱口而出后,才想起对方是先秦人。别说科举了,他那地方可能连铁犁牛耕都还没普及,可能还吃不饱穿不暖的。
夏安夷呃了声:“那你们有门客这玩意儿的吧?”
从小到大的历史课,对于春秋战国或是先秦,并没有太多详细的解说。门客这个词,往往在相关的电影电视剧里会出现。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也只是一笔带过【门客是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有名的战国四君子便是如此】
【而广纳贤良,也是秦得以“六世之余烈”的众多原因之一。】
她打比方道:“你们选拔门客的时候,会对他们某一个方面进行考察吧?会给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吧?”
“有针对和轻重地考察,按任务完成的好坏来区分水平。”
“考点和作业,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
嬴政对这个解释,听得一知半解。
他动了下眉,不带什么感**彩地评价:“所以你是还未当上门客的那种?”
“放弃吧,你应当不够格。”
十几世来,养客之风盛行。有的门客具有真才实学,能为主人出谋划策。有的则徒有虚名,纯粹是在乱世骗吃骗喝而已。
此女子看不出什么真才实学,没有谋士之狠辣。亦言辞不圆滑,难以成功骗吃骗喝。
嬴政觉得自己是在客观评价。
夏安夷:“??”
她沉默了一会儿,语重心长地道:“大兄弟,你知道你们秦为什么后面能统一六国吗?原因之一就是政哥他,广纳贤良,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
“比如蒙恬、王翦、甘罗、李斯之流。”
夏安夷觉得自己说的,不要太有道理:“你看你就没人家那格局,怪不得只是一个闲散的落魄贵族。”
嬴政:“……”
他一边在绢布上写下“广纳贤良”四字,一边开口:“井底之蛙,夏虫不可语冰也。”
作者有话要说: 掉马之后。
嬴政:惊喜吗?
这里提一下,废物作者和主角的立场都是,能随时随地对着政哥吹出天花乱坠的彩虹屁,但不会洗白秦的“苛政”。
政哥是有血有肉的人物,不是完美的纸片人。
所以本文不会给他贴“完美”标签,也不会站在后世的角度,越过当年的百姓去洗白苛政行为。
写这篇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