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先给唐母,自己再扒拉出一个剥开慢慢吃。
“是啊,希望日子早一点定下来。”唐母笑着道。
看日子的是唐大伯,他虽识字不多,可在这方面似乎有不一样的能力,最后选定腊月初三那天。
唐文强一家显得格外忙碌起来,他们每天一早就去找冬笋,或者是进后山找一点野东西,这些都可以拿去公社卖。
封映月和唐文生住了一段时间后,便带着元蛋回筒子楼了。
期间唐文生送了几次帽子给杨保国,等他们回筒子楼时,正好带着最后一批帽子回来,杨保国收了后,也告诉他们暂时不收了。
封映月便不再钩帽子,又去学校参加了一次考试,然后回来就开始钩毛线鞋。
一双成人的毛线鞋,得钩四天左右,这还是封映月这种手速快的。
她先钩自己的,做的黑鞋底,钩的深蓝色鞋面,但面上她还加了一个浅蓝色的小蝴蝶。
这一下就让人眼前一亮。
接着她又钩了一双元蛋的,上面没有配别的,只是鞋面上勾出了两只吃草的小马,还有一双适合杨保国姑娘的蝴蝶毛线鞋。
唐文生带着元蛋去杨保国家送冬笋,顺带把蝴蝶毛线鞋给杨保国家的姑娘。
杨大嫂爱不释手:“你媳妇儿的手是真的巧。”
杨保国细细摸了摸后,对唐文生道:“这鞋要做几天?”
“大人的要做四五天,孩子的三天多。”
“我要大人的,鞋码36-39的都行,两块钱一双,成吗?”
唐文生并没有立马回答,而是表示要回去和封映月商量商量。
“因为我钩得很细,所以一双大人的毛线鞋,成本在八毛左右,两块钱一双,赚一块二,已经很不错了。”
封映月算了算说道。
“明天我们再去杨大哥家细谈。”
唐文生给元蛋擦了擦嘴后说道。
“好。”
其实会钩鞋子的人不少,但封映月胜在款式新颖,样式好看,而且钩织的花样多样。
和杨保国确定好后,封映月和唐文生带着买好的线,又回了老家。
这一次唐二嫂和唐母就有活儿做了。
“你们就专门纳鞋底,三婶和大堂嫂她们会钩鞋子吗?”
封映月又问道。
“走,咱们去问问,人多弄出来的鞋子也多。”
唐母起身道。
反正这大冷天的,大多数都憋在家里没事儿干呢。
大伯娘眼神是不好的,力气上也不怎么足,所以她干不了。
大堂嫂虽然怀孕了,可人年轻,但是她只会织毛线衣,不会钩鞋。
“我只会弄这种,还不是钩的,”唐三婶拿出只有过年时,家人才会穿的鞋子出来给封映月看,“我是先织出来,再给弄上去的。”
封映月点头:“可以试试钩针,先看着我和文慧钩一遍。”
于是大堂嫂和唐三婶就跟着封映月还有唐文慧学,大堂嫂学了两天放弃了,跟着纳鞋底,而唐三婶倒是上手快。
章淑芬也被唐文慧拉着一起干,可她和大堂嫂一样,干不了这活儿,于是也跟着纳鞋底。
在看见唐文生钩毛线鞋钩得贼六时,章淑芬回家跟章南泉道:“唐三哥可真厉害啊。”
钩鞋这事儿章家人也没往外说,但是在家章淑芬是一直夸赞唐家那边的人。
章南泉一听唐文生都会,又想着有借口和唐文慧说说话,于是问清楚他们用的什么毛线后,自己去镇上的供销社买了两团回来。
然后跟章淑芬一道去封映月他们家,说想跟着学。
唐文生一眼就看出他的小心思:“过来跟着我学,别打搅文慧。”
章南泉磨了磨牙:“三哥,你可真……”
“过来。”
唐二哥也敲了敲凳子。
于是章南泉只能跟着唐文生学。
他粗手粗脚的,第一天可以说过得很艰难,但因为不服输,所以第二天依旧往那边跑。
唐二嫂打趣着:“能钩出来了吗?”
唐文慧也看了过去。
章南泉听见旁边的唐文生冷哼一声,立马咬牙:“能!”
五天后,他总算钩出了一双,但是比唐文生第一双还要松垮。
即便这样唐文慧她们还是夸奖了章南泉一番,章南泉脸皮也厚,趁着封映月和唐文生坐在一起的时候,他直接坐在了唐文慧身旁。
“和你出去你总惦记着活儿,那我陪你一起干。”章南泉低声道。
唐文慧脸一红:“你别打搅我,自己钩自己的,你要是哪里不会,再问我。”
“成。”章南泉点头。
等章南泉钩出的鞋子也达到要求后,这钩鞋子的就有五个人,纳鞋底的则是四个。
而家里的饭菜则是包给唐父和唐二哥做了。
鞋子杨保国那收两块钱一双,到了封映月这边,还是只少收一毛钱,也就是一块九一双,毛线团,则是他们自己买。
纳鞋底的人一张鞋垫进一毛钱,谁用的鞋垫多,给的就多。
封映月和唐文慧是用鞋垫最多的人,其次是唐文生和唐三婶,最后才是章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