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饭非常丰盛,鸡鸭鱼肉,吃的大家伙热火朝天,心满意足。
饭后其他人去休息,顾皓卿要和老伙计成林住一起就留了下来。
一伙人坐在一起围着桌子聊着果园的事。
陶爱国道:“顾教授,我看就咱这个进度,十几天就可以全嫁接完成啊。”
顾皓卿道:“可以是可以,就是全都嫁接了,你这今年就没什么收益了,刚嫁接的果树第一年是不结果的,明年产量也不会太高。”
陶爱国道:“没事,原来的果子不好吃,也卖不了多少钱,要不村里也不会承包给我们。”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陶夭甜甜的说:“爷爷,那我们可以在果园里种别的东西吗?”
大家眼睛一亮,对啊,可以种其他作物啊。
陶爱国开心的笑道:“还是我们夭儿聪明,咱可以在果树下种花生啊。”
大家笑着附和。
陶夭又开口:“爷爷,如果把花生榨油卖,是不是就可以卖更多的钱了?”
一阵吸气声,随后就是大笑,陶向北笑完不忘夸自己一顿:“哈哈哈,我们夭儿真是太聪明了,不愧是我陶向北的闺女。”
“是啊,是啊,我们陶夭真聪明。”大家哈哈笑着附和道。
陶夭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说,一个是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减少家人的心里负担,再就是都不是外人,自己的师傅、爷爷、爸爸、二叔、还有‘外公’,此时陶夭就坐在爷爷怀里,吃着爸爸和二叔剥的瓜子。
陶夭对成林说:“师傅,果园里可以种一些药材吗?我看书上说,有很多适合我们这里种的药材。”
成林思索了一会儿,点头说:“嗯,可以尝试一下。真的成功,那收入可是不少,弄好了不比苹果的收入少,说不定还多哩!”别的不行,药材的行情他懂啊!
顿了顿又说:“销路不是问题,我打个电话就行了,到时候量大的话他们上门收。种子的话我也可以找人问问。”
又是一阵吸气声,随后是兴奋的讨论声,这些陶夭就不参与了,她只是个小孩子而已。
大人们讨论的如火如荼,作为小孩子的陶夭由陶鲁背回家,睡觉觉了。
第二天一早,盛夏早早起来去做饭了,几十口人吃饭可不是闹着玩的。
陶夭睡到日上三竿,陶鲁就在她门口守着,看她醒了,赶紧打水给她洗脸。
陶夭觉得她是古代的大小姐,时时有人伺候,什么也不用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陶夭刚想和陶鲁谈谈,就见陶鲁端了一大碗鸡蛋羹过来了,嘴里念叨着:“夭儿,快吃,哥哥放锅里温着的,还热乎呢。”
说着开始喂陶夭吃饭,陶夭问:“哥,是你做的吗?”
陶鲁温和的说:“嗯,妈妈今天早早就去奶奶家做饭了,走的时候让我们去奶奶家吃早饭,我看你一直没醒,就没舍得叫你,怕你饿,就给你做了鸡蛋羹,你快尝尝好吃吗?”
陶夭心里感动,这个便宜哥哥真是让她自惭形秽,她其实并没有为他做什么,但他却满心满眼的只有她。
陶夭于是说:“哥哥和夭儿一起吃,哥哥不吃,夭儿也不吃。”
陶鲁说:“夭儿先吃,夭儿吃剩哥哥再吃。”
陶夭坚持:“不,一起吃。”
跑去拿来勺子递给陶鲁说:“吃。”
陶鲁又眼眶微红,接过勺子一起吃起来,越吃越开心,眼里含泪的笑了起来,笑的像个傻子。
陶夭心里感叹,这个可怜又善良的孩子,别人对他一点点好就感动的不行。
她陶夭要好好珍惜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却待她如珍宝的哥哥。
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双向的都是最美好的,只有双方都为对方付出真心,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兄妹俩吃完鸡蛋羹,陶鲁把碗洗好,对陶夭说道:“夭儿要出去玩,还是去奶奶家找妈妈?”
陶夭想了想说:“去师傅家吧,把银针还给师傅,然后再去奶奶家。”
陶鲁当然是坚持要背着陶夭,两人慢慢悠悠的走着,这回村里的人大多数都去地里干活了,小孩该上学的也都上学去了,走了半天也没碰上一人,远远看到胡同里面,一家人门前种着月季花,那花开的正艳,粉红色的大花朵娇艳欲滴,甚是好看。
陶夭指着那花说:“哥,你看那花真好看,我们摘一朵吧!”
陶鲁当然没有意见,随即放下陶夭去帮她摘花,陶夭也迈着小短腿跟着走过去。
走到近前,突然听到那家院里的大鹅,呱呱的大声叫个不停。
这声音在陶夭耳朵里就是:“不好了,不好了,好多血,好多血,怎么办,怎么办?”
陶夭立即警惕起来,推了推门,推不开,应该是从里面插上了。
于是对陶鲁说:“哥,你说会不会有什么事呀?怎么他家大鹅一直叫,他们家人都没有声音,门还是从里面插上的,要不你趴墙头看看?”
陶鲁点头,脚在墙上一点,双手抓住墙头用力一提,半个身体趴在了墙头上,往院里看去。
随后大叫一声:“不好,有人摔到了,流了好多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