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除了九死还魂草外,也没有其他值得挖掘的宝贝了。
林宏欣赏完河谷的如画风景,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后。
就启动了巴顿越野车。
接着行驶了二十几分钟后。
林宏看到了一块界碑。
【地区:日光城】
【海拔:3650米】
【地理坐标:东经91°06′,北纬29°36′】
过了这里。
就进入了藏地的日光城地界了。
日光城以佛寺立城。
千年来,一直是藏地的首脑城市。
更以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因全年多晴朗天气。
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各位,现在我们正式进入了藏地。”
“接下来,就直奔日光城!”
林宏选了一首极具藏地风格的经典歌曲,扭大了音量。
直播间响起了苍茫动听的民族风旋律来。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
在顶级的车载哈曼卡顿音响加持下。
饱满高亢的人声音乐,让整个直播间的人都陶醉其中。
前面是一段崎岖的山路。
陆地霸王自然是轻松碾压。
这点山路,完全不在话下。
才开了没一会。
沿路就出现了人为垒起来的白色石堆。
“这些石堆看起来好怪异,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好像叫什么尼玛堆,听着太像骂人的了,哈哈哈~~”
“什么尼玛,是玛尼吧,这是他们藏族的风俗,具体代表什么意思,我也不怎么清楚。”
“那就要让林哥来解答了,呼叫林哥,呼叫林哥~~”
“这是一种祈福的形式吧,听说到了藏地就要遵循这边的风俗礼仪,不然会被妥妥地鄙视!”
林宏也看到这些用大小不等的石头垒砌起来的石堆。
上面除刻着不少经文外。
还放置了羊角、牛角或整个的牛头骨。
石堆上还插挂着蓝、白、红、黄、绿五色经蟠。
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沧桑感。
而且是每隔一段路就有,非常频繁。
“这些石堆确实叫玛尼堆。”
“刚才那位同学说是尼玛,要是被藏族兄弟听到,估计要削你了!”
“玛尼堆在藏语中称为‘多帮’,意思是‘十万经石’。”
“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
“‘多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多帮和镇邪多帮。”
“在藏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我们看到的这些石堆,就是多帮。”
“在藏民的原始思想意识中,认为万物皆有灵性。”
“而这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
“我们可以看到在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等各种吉祥图案。”
“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杰作。”
“在佛教传入藏后,人们堆玛尼堆又进了一步,不再是纯粹的石头了。”
“人们把那些本来就被认为赋有灵气的再刻上佛经或佛像,使之更赋有灵气,成为玛尼石。”
“以求保佑和庇护自己。”
奇特的玛尼石堆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刚进入藏地,就有满是神秘气息的石堆出现。
让人对之后的探险挖宝之行,更加倍感期待了。
“每逢吉日良辰,藏民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
“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把它丢向石堆。”
“天长日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并且愈垒愈高。”
“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
“据说在煨桑的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也会十分高兴。”
“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
“其实在佛教文明传来之前,雪域盛行着原始拜物教——苯教。”
“那时的人们对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充满着敬畏、崇拜、迷惘和依恋。”
“大至山川、小到木石都成为人类寄托崇敬之意的寄寓所在。”
“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世世代代顶礼的对象。”
“藏族先民靠山吃山,磨石斧以狩猎,凿石锅以煮食,垒石屋以避寒,佩石坠以驱邪。”
“如此维系着长久不衰的灵石崇拜。”
“散见于藏区各地的摩崖石刻与玛尼石堆,便是这一古老信仰习俗的具体体现。”
林宏所讲的藏地风俗见闻。